[BT2]7.窮人總想靠攢錢致富
我們說理財從存錢開始,是因為隻有存錢才能積攢一定數量的金錢,這是最普遍的資金積累方式。然而,對於不會理財的窮人來說,即便是有了原始積累,金錢對他們而言也不過是一堆沒有用的廢紙。
有一則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一個中國老太太和一個美國老太太在入地獄之前進行了一段對話。
中國老太太說:“我攢了一輩子的錢終於買了一套好房子,但是現在我又馬上要入地獄了。”而美國老太太則說:“我終於在入地獄之前把我買房子的錢還清。但幸運的是我一輩子都住上了好房子。”
初看這組對話,它隻是反映了東西方人的消費觀念的不同。但再進一步深層挖掘,其中蘊含了一個深刻的哲理,即不要指望存錢致富,要為致富存錢。
一般而言,窮人都是不願意借債的,在他們心中,要是欠了一大筆債款,而又想克服貧困給他帶來的困擾,他就必須采取兩個步驟:一個是勤勞地工作;另外一個是盡量地節儉,以積攢金錢。
對許多窮人而言,每個月中拿出一定數量的工資存入銀行,一點也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養成這樣一個習慣。
一定數額的存款可以增加成功機會。有的窮人總是抱怨機會對他不公平,而當機會真正來的時候,他卻一點錢也拿不出來,眼睜睜地看著機會消失。這裏還舉洛克菲勒的事例。
當洛克菲勒還是一個記事員的時候,每周隻能拿到10美元的工資,但他堅持每周存人銀行5美元,這樣幾年下來,他就有了可觀的存款。這時在美國南部發現了石油,洛克菲勒以他商人的敏感覺得時機到了,但他的存款根本無法支付巨大的資金投入。於是他就以存款為抵押,借到了足夠的資金,開始了他向億萬富翁的邁進。
但小張卻沒有這麼幸運了。1998年對於小張而言是痛失機會的一年。一個長期做股票生意的朋友告訴他,股票生意將迎來一個大牛市的機會,鼓勵小張抓住機會趕快買一筆,以後就賺了。小張在一家效益很好的公司工作了將近十年,公司的獎金福利都很高,但小張從來就沒有儲蓄的意識,工資一來就花了個精光,加上對朋友的話將信將疑,所以就沒有加以理睬。結果,不久“5·19”行情出現,他的朋友大賺了一筆,而他隻有後悔不迭的份。
存錢能夠提高一個人應付危機的能力,也能在機會突然到來時增加成功的機會。存錢還能贏得別人的信賴。大銀行家摩根曾經說過:“我寧願貸款100萬給一個品質良好,且已經養成存錢習慣的人,也不願貸款1美元給一個品德差而花錢大手大腳的人。”
因此,養成存錢的習慣不僅僅能夠給自己積累一定的財富,更重要的是養成節約、有計劃開支的意識,這是學習理財技能的第一步。
要存錢就要製定好的家庭預算,哪些屬於必須花的,哪些屬於可花可不花,一定要在預算中一一列舉,既不能因為要完成存錢的任務,而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也不能毫無計劃,有一分花一分。
當拿到一個月的工資後,可先不著急花掉,將家庭開支分類列出來,通常的分類是;生活必需品開支、靈活性開支、興趣開支、投資開支等。在開支類別明確後,可根據主次劃分,按比例確定計劃花費。在預算結束後,仔細計算能夠拿多少錢去存錢。總之,家庭預算,是養成存錢習慣的第一步,可以大大減少消費的盲目性,會使日子過得張弛有度。
其次,是了解國家有關的存錢政策。因為隨著經濟形勢與國家經濟政策的不同,存錢利率在不停變化。要存錢就不能不對利率進行研究,考慮以怎樣的存錢方式最為劃算。
在存錢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高利息的誘惑,選擇合法、正規的金融機構存款。當你走進某個金融機構時,首先確定這家金融機構的合法性,最便利的辦法是看一看有沒有營業執照和《金融機構營業許可證》,這是判斷一家銀行是否合法的關鍵。
我們強調理財從儲蓄開始,是因為儲蓄能夠提高人們的節儉意識,也可讓在人們在不經意之間攢下一筆創業資金。但儲蓄並不等於理財,隻是理財需要儲蓄罷了,那些想通過儲蓄來致富的窮人,還是趁早改變這種錯誤的想法吧。
[BT2]8.窮人的錢不經花
這是一個微利的年代,但高端產品仍不脛而走;這是一個務實的時代,但浪漫故事卻在商品社會不停地蔓延;這是一個返樸歸真的世紀,但自由女神卻與人們如影相隨,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