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國家檔案 (1)(2 / 3)

『 二 國旗、國歌、國徽

國旗、國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征。在一些重要場合、重大的外交禮儀活動和重大的國際比賽中獲勝時,都會冉冉升起有關國家的國旗,奏響嘹亮的國歌。參與者都會油然生起驕傲、自豪之感。這是一個莊嚴的時刻,沒人嬉鬧也沒人隨意走動,美國人的民族感相當強烈,他們習慣將右手放在胸前,表達對國旗、國歌的尊重。

(一)美國國旗

國旗是一個國家尊嚴的象征。美利堅合眾國於1776年7月4日正式宣布獨立後,為了弘揚這個新生國家團結和獨立的精神,國會於1777年7月14日通過決議,製定美國國旗。最初的美國國旗旗麵由13道紅白相間的橫條和13顆襯以藍底的白色星星組成。旗上顏色的寓意,白色代表自由廉潔;紅色代表勇敢無畏;藍色代表忠誠正義。

自美國獨立之後,不斷有新州加入聯邦。1818年4月4日,國會又通過一項議案:“每當合眾國接受一個州,一顆新星將於下一年的7月4日添入國旗”。當時星條旗為長方形,有七根紅色橫條和六根白色橫條。藍底上有20顆白色五角星,分成四排,每排五顆,4×5,正好為長方形。

美國自建國以來的兩百多年中,國旗的圖案已經改過二十次,平均不到十一年改動一次。每次改動,都意味著美國領土又出現變化。美國國旗上的每一個星代表一個州,美國的州一直在不斷增加,所以每增加一個州,國旗的圖案就要改變一次。

1877年,紅藍白三色星條旗誕生一百周年。6月14日正式作為“國旗日”標上了日曆。在杜魯門擔任美國總統的1949年,國會通過“國家國旗法案”,“國旗日”也得到了官方的認同。

說到美國國旗現今版,追根溯源,還是一位17歲少年設計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隻有四十八個州,所以國旗上隻有四十八顆星。但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兩個新州要加入聯邦政府。按照憲法,當時的國旗顯然又需要修改。

新國旗的問世,竟然與一個中學生的一次家庭作業有關。

1955年春,俄亥俄州蘭開斯特市,一個周五下午。高中生羅伯特·赫弗特坐校車回家。一路上,他思考如何完成曆史老師的家庭作業。老師的要求很明確:獨立完成,有曆史感,有可視性,有獨創性。正當他苦思冥想時,校車正好駛過蘭開斯特市的鬧市區。他一眼看見了飄揚在市政廳屋頂上的美國國旗。

有了,他頓時有了想法,要設計一麵新國旗。

當時,美國將阿拉斯加列為第四十九個州已成定局,但是他預感到夏威夷也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美國的第五十個州。回到家,放下書包,這位高中生便著手設計心目中的新國旗……

赫弗特幾經周折,最終做出一麵有五十顆星的新國旗。上學時,他將精心製作的家庭作業交給老師,原本希望能得到一個“A”。然而,他失望了,曆史老師在仔細看過赫弗特的傑作後,搖頭否定說,我們的國旗上哪有五十顆星?

赫弗特一再解釋他的構思與設想,但是老師仍堅持隻給他“及格”分。赫弗特大為掃興,但仍舊據理力爭,希望能說服老師。

“我認為我的作業應該得到更好的分數!”美國的學校從來不拒絕學生有啥說啥。

“如果你不喜歡我給你的分數,你可以把旗幟扛到華盛頓去,看看他們是否能接受?”

赫弗特聞言,果真騎車去敲開了當地議員沃爾特·莫勒先生的家門,將自己新做的國旗拿給議員先生看,同時解釋自己設計這麵新國旗的原因。麵對這位17歲的學生,麵對他激昂的情緒,議員先生還真不知如何應對。

“或許他是想盡快打發我走人!”赫弗特後來與人聊起此事時這樣解讀說。

幾年的時間,赫弗特一直生活在期待中。1959年1月,時任總統艾森豪威爾簽署公告,宣布阿拉斯加成為美國第四十九個州。按規定,應該在7月4日美國國慶日那天將阿拉斯加這顆星加進國旗裏。顯而易見的是,四十九顆星的國旗剛剛展開,便要過時。因為同年8月,夏威夷將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