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卡內基鋼鐵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它擁有2萬多員工以及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它的年產量超過了英國全國的鋼鐵產量,它的年收益額達4000萬美元。卡內基是公司的最大股東,但他並不擔任董事長、總經理之類的職務。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任用了一批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時至今日,人們還常常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的廠房設備、材料全部燒毀,但隻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馬,幾年以後,我仍將是一個鋼鐵大王”。
然而,卡內基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尊敬,不僅是因為他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在事業成功之後,毫不猶豫地將賺得的龐大財富,幾乎全部捐獻給了社會公益事業。他的後半生,主要致力於慈善事業與世界和平。卡內基早在33歲的那一年,就在日記上寫了下麵的一段話:“對金錢執迷的人,是品格卑賤的人。如果我一直追求能賺錢的事業,有一天自己也一定會墮落下去。假使將來我能夠獲得某種程度的財富,就要把它用在社會福利上麵”。
1900年,卡內基已經功成名就,他躊躇滿誌,決定心安理得地退休,用自己的巨額財富去做他早已想做的事情。這一年,他宣布:“我不再努力掙更多的財富”。於是,他毅然從他那蓬勃發展的鋼鐵事業中引退,以5億美元的價格將卡內基鋼鐵公司賣給金融大王摩根。然後,他就開始實施他的把財富奉獻給社會的偉大計劃。
他引退後為煉鋼工人設立了救濟和養老基金,以向幫助他取得事業成功的員工們表示感謝。接著,為幫助有誌上進而家境貧窮的年輕人,他當年在紐約市捐款建立了68座圖書館。他捐款在華盛頓創立“卡內基協會”,由美國國務卿約翰任會長,主要用來發展科學、文學和美術事業。此外,還在加州山頂上建造威爾遜天文台來觀察太空。
與此同時,卡內基在他的第二故鄉匹茲堡創辦了“卡內基大學”。後來,又在美、英各地捐資創辦了各種學校和教育機構。這類用於建造教育設施的捐款,達9000萬美元之巨。直至生命結束之前,卡內基都在為社會奉獻著他的財富。當然,在他身後,“卡內基公司”及各項卡內基基金依然在實施他的捐獻計劃,況且這筆巨款還會不斷地增加利息,或賺進紅利,實際上他在世界上捐獻的數額遠大於這個數字。
1919年8月11日,84歲的卡內基在美國雷諾克斯市的別墅中因肺炎而謝世。這位出生於蘇格蘭的偉大人物,從不名一文的移民到堪稱世界首富的“鋼鐵大王”,而在功成名就後,他又將幾乎全部的財富捐獻給社會。他生前捐贈款額之巨大,足以與死後設立諾貝爾獎金的瑞典科學家、實業家諾貝爾相媲美。從一個貧窮的少年變成樂善好施的巨富,卡內基這富有傳奇性的一生,簡直就像是《天方夜譚》裏的故事一樣。
安德魯·卡耐基說:“美國企業的一個失誤就是缺乏集中精神。將自己的本錢分散,意味著分散自己的精力”。關於如何創造財富,他的建議是:
1. 瞄準最高目標;
2. 集中精力;
3. 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然後看好籃子;
4. 視公司的利益為自己的利益;
5. 要有耐心;
第七節金融大亨摩根
直到現在,坐落在寬街和華爾街相交的“街角”處的老一代摩根的繼承者J.P.摩根公司依然主宰著美國的金融界,並且繼承著老一代摩根的“文化傳統”。1935年以前的老一代摩根財團可能是世界上最可畏的金融機構,而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則是這個家族最耀眼的人物。
1837年4月17日,摩根在一個有著悠久商業傳統的家庭呱呱墜地。盡管這是一個同其他孩子一樣的普通人,但是華爾街未來的方向將因他的出生而改變。從摩根的祖父到父親,摩根家族經商都很成功。在這種特殊的家庭氛圍熏陶下,摩根從小敢想敢幹,極富商業冒險和投機精神。
大學畢業後,摩根來到鄧肯商行實習,隨船外出采購貨物。當輪船停靠在新奧爾良時,摩根信步來到嘈雜的碼頭。晌午的太陽烤得正熱。遠處兩艘從密西西比河下來的輪船停泊著,黑人正在忙碌著上貨、卸貨。正當摩根感到無聊難耐時,一位陌生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小夥子,想買咖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