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趣味英美文化·美國(22)(2 / 3)

那人自稱是咖啡貨船船長,受委托到巴西運回了一船咖啡,誰知美國的買主破了產。這位船長隻好自己推銷,在街上尋找買主。為盡快出手,他願意半價出售。價格很誘人,但誰也不知道船上的咖啡是好是壞。在眾多精明老道的商人看來,買下一個陌生人整船咖啡的確是一筆風險極大的交易!

當他看到摩根穿戴考究,就想碰碰運氣。摩根看了看貨,毅然買下了那位船長的咖啡,並通過電報告知了鄧肯商行。但是鄧肯商行回電中卻指責他擅作主張,命令他停止交易。木已成舟。摩根隻好向父親求援。父親毫不猶豫地支持他的行動,用他在倫敦的戶頭償還了他挪用鄧肯公司的款項。得到父親支持,摩根還收購了其他咖啡船的咖啡。

摩根贏了!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沒錯:艙內全是好咖啡。不但如此,就在他買下這批貨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減產,咖啡價格一下猛漲了兩到三倍,摩根大賺了一筆!

初嚐甜頭的摩根愈發意識到,抓住機會,冒險就是財富。他投機軍火,大發戰爭財;投機黃金,黃金暴漲,他大賺一筆。他控製著幾十種行業並創立了美國鋼鐵公司——該公司的原始資本是當時美國聯邦政府一年開銷的4倍。從此,摩根的名字就與金錢魔方聯係在一起,建立的摩根財團更是“金融資本主義”的象征。

南北戰爭後,摩根運用自己的投資銀行係統對鐵路進行滲透,從薩斯科哈那鐵路到紐約中央鐵路,一步步地“吞噬”著美國的鐵路,不僅成了名副其實的“鐵路大王”,而且開創了鐵路摩根化時代。

1898年承銷美國政府2億美元債券、1899認購英國18億美元國債後,摩根一躍成為世界頭號金融大亨。摩根的財產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沒有聯儲的時代,他就是聯儲;總統去度假的時候,他主動代行總統的職責;紐約股票交易所陷入滅頂之災的時候,如果沒有他,就無法維持正常運轉。

1907年秋,紐約股市狂跌不止,市場陷入了一場空前的恐慌。華爾街多數公司都麵臨破產,金融體係麵臨全麵崩潰。這時,摩根發出了那句著名的喝斥:“你有準備金,動用起來!準備金就是幹這個用的”。他強迫紐約的銀行向證券經紀商提供資金。銀行們最初抱怨稱,自己已經把錢“全部”貸出去了,並且超越了法律限製。狡黠傲氣的摩根根本不理會這些,摩根家族的總資產已達到34億美元,整個“摩根體係”總值高達200億美元!另外還有125億美元保險資本;生產事業方麵,則有US鋼鐵、通用汽車公司、大陸石油公司等;服務業方麵還擁有國際電話電信公司等許多大公司。摩根同盟的兩個大銀行擁有510億美元總資產……摩根是真正的“富可敵國”了!在他的幹預下,美國經濟竟然奇跡般地起死回生。而摩根帝國,也將旗幟插到了世界的每個角落。

可以說,摩根集團的早期曆史記錄了一去不複返的壟斷時代。如今,壟斷時代終結,世界商業權力分散,今後再也不會有哪個銀行能像摩根財團那樣強大,那樣神秘和富裕。

第八節慈善事業

100 多年前,卡內基提出:“我給兒子留下了萬能的美元,無異於給他留下了一個詛咒”;100 多年後,巴菲特表示:“我從來不相信王朝世襲式的財富”;2010年,美國40名億萬富翁簽署“慈善宣言”。可以說,在美國,慈善組織已經常被稱為與政府、企業並立的三大社會支柱之一。

美國現代慈善事業始於20世紀初,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創立了“紐約卡內基基金會”,奠定了現代慈善事業的基礎。卡內基成立了商業化運作的慈善基金會。在他看來,“賺錢需要多大本領,花錢也需要多大本領”。他不大主張把財富零零碎碎地分給普通百姓,而是通過設立基金會,以企業化的方式管理。所謂慈善基金會,就是“將私人財富用於公共事業的合法社會組織”,主要資助教育、文化、科學、醫療、公共衛生和其他社會福利事業。其中,教育和醫療衛生始終是基金會關注的重點。在1919年去世前,卡內基累計捐款3.3億美元,而他所創立的“卡內基基金會”至今仍在造福世人。卡內基和洛克菲勒等基金會的建立,奠定了美國慈善基金會的基礎,被稱為美國現代公益基金會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