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詭道之“幕”經:虛而實的煙幕術1(3 / 3)

朱延壽姐姐接到消息。便著力窺探、觀察。見楊行密幾時回家,都摸索探路,看來確有眼疾。但她仍不放心,怕一旦楊行密有詐,送了她弟弟的性命,於是生出一計來。

這天風和日麗,朱延壽姐姐約丈夫楊行密去湖邊踏青。那湖邊種了很多柳樹,密密排排,很難走。朱延壽姐姐攙著楊行密,故意把他領到一棵柳樹前。楊行密見狀明白了這位夫人的用心,將計就計向柳樹碰去,一下子碰得趴在地上,昏迷了過去。

朱延壽姐姐見丈夫真撞昏了,是眼瞎無疑,趕忙呼救。眾人圍來救了半日方蘇醒。楊行密哭著對夫人講:“原想成就一番大業,哪知天不遂人願,卻讓我失了明。幾個兒子都不爭氣,看來這吳王的位子隻有交給延壽了。”

朱延壽姐姐聞聽大喜,忙送信給朱延壽。朱延壽以探疾為名來到淮南。楊行密裝作不能出門迎接,傳朱延壽來臥室相見。楊行密早在枕頭下藏了匕首,乘朱延壽俯下身來看眼疾時刺死了他。

朱延壽一死,楊行密休了朱夫人,發兵去潤州擒獲了安仁義,鞏固了內部。

詭道方略之:康熙裝癡除鼇拜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也就是康熙帝,即位時才11歲。按照規矩,“皇帝年幼,由顧命大臣輔政”。於是,由順治帝臨終時指定的四個顧命大臣輔助小皇帝執政。四個大臣中,鼇拜最為專權,他並不把康熙放在眼裏,貪贓枉法,自行其是。眾人都敢怒不敢言。

康熙雖然年幼,但他從小就才華出眾,他覺得鼇拜處處與自己作對,是個心腹大患,必須想辦法除掉他。他把一些滿洲貴族的子弟召來宮中練習武藝,作為自己的親信侍衛。

鼇拜大權獨攬,謹防有實力的大臣接近康熙,並不斷派人觀察康熙的一舉一動,不讓康熙羽翼豐滿,要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這樣自己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看見康熙和一些孩子在玩摔跤的遊戲,並不覺得對自己有何威脅,反而認為康熙胸無大誌,隻知道玩耍,便放棄了警惕。

一次鼇拜稱病,好久不來朝拜皇帝,康熙便親自來到鼇拜府中探聽虛實。他徑直來到鼇拜的臥室,發現鼇拜在席子底下藏有利刃,知道鼇拜心懷叵測。但他很沉得住氣,不但不加責怪,反而安撫說:“滿洲勇士,身不離刀,乃是本色。”鼇拜聽了,覺得康熙是個小糊塗蟲,便完全放鬆了警惕,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了。

康熙回宮後,就把那幫孩子找來,說:“大清朝已處於危急關頭,你們聽我的,還是聽鼇拜的?”那些孩子早就不滿鼇拜欺上壓下的行為,個個義憤填膺地說道:“我們聽從皇上的!”一天,康熙召鼇拜進宮來,說有要事相商,鼇拜不知是計,便大搖大擺地來見皇帝。康熙便命那些孩子玩摔跤遊戲給鼇拜看。孩子們玩著玩著,一個個跌打翻滾地到了鼇拜身前,這個搶腿,那個撳手,一個抓住頭,一個攬住腰,頓時將鼇拜掀翻在地。鼇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力大無窮,他猛一掙紮,那些孩子便都被他絆翻在地。但這些孩子都忠於康熙,盡管敵不過鼇拜,仍死命糾纏住他不放。正在這緊急關頭,康熙拿出藏在袖中的匕首,一刀刺進鼇拜的胸中,孩子們一擁而上,將鼇拜擒住。康熙當即宣告:鼇拜謀反,令監禁聽審。

康熙巧妙地假裝掩蓋剪除了權臣鼇拜和他的黨羽,自己親政。他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平息了三藩叛亂,收複了台灣,威震天下,在位61年,是曆史上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

詭道方略之:外交家裝聾取勝

談判桌旁,雙方對手強弱的懸殊太大了。英國方麵是外相刻遵,他身材魁梧,聲若洪鍾,名震各國。和他站在同一立場的還有法、意、美、日、俄、希臘各列強代表,也一個個盛氣淩人。而對立的一方為土耳其代表,他叫伊斯美。他身材矮小,耳朵有些聾,一個無名之輩。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因土耳其打敗了甘當英國傀儡的希臘,英國糾集列強,與土耳其在洛桑談判,企圖威脅土耳其簽訂不平等條約。可是伊斯美卻從容不迫地應付一切,對土耳其有利的發言他都聽得清清楚楚,不利的話他似乎全沒聽見。伊斯美瞅準時機,笑著提出:“讓我講講維持土耳其的條件,好嗎?”

英國外相刻遵雙眉一擰,咆哮如雷,恫嚇威脅著伊斯美。各國列強代表也助紂為虐,連連吼叫。

麵對這些“超強度”刺激聲,伊斯美一如既往地假裝耳聾,穩坐在那椅子上若無其事,還慢慢地顯示露出一副迷惑不解的呆呆神情。

刻遵聲嘶力竭了一陣,連連擦拭滿頭大汗,再無力叫嚷。伊斯美不慌不忙張開右手,貼在耳邊,將整個身子慢慢移近刻遵,極溫和地問:“刻遵先生,您說什麼,我還沒有聽明白。能請您再重複一遍嗎?”接著抱歉般攤開雙手:“真遺憾,因為我耳聾,隻好這樣麻煩您了。”

刻遵給他氣得直翻白眼,連說話的力氣似乎都沒有了,鬆散地癱坐在椅子上。

其實,伊斯美心明如鏡:刻遵的暴怒是一種短暫而不顧一切的突發激情,極難重複。他就采用“裝聾對策”,牢牢控製住刻遵的情緒。

在洛桑的談判桌上,伊斯美為維護土耳其的利益,毫不退讓,哪怕列強代表以發動戰爭相威脅。

3個月後,土耳其取得了談判的勝利。

詭道“幕”經之四:避虛就實

這裏所說的避虛就實,是以我為主體而說的,就是在經營競爭中,要避我虛揚我實,就是揚長避短之意。為了勝利與成功,要揚我之長去擊他人之短,同時,要躲閃我自己之短避免與他人之長作正麵接觸,並注意在今後工作中去克服自己的薄弱處。

避虛就實,常能見到這樣情景,一個產品市場頗有銷路,比如自行車,全國上百家企業趨之鶩之,其實,其中不少企業並沒有真正審度自己的生產經營條件,沒有弄清生產這種產品的長處所在與短處所在,盲目跟著人家跑,結果,導致競爭中被生產這種產品的名牌廠拉下馬來,嚐到了不執行揚長避短原則的苦果。

關於企業避虛就實,揚長避短應作這樣的認識:企業擬人化,人有所長也有所短,天生我材必有用,企業也如此,隻要企業自強不息,不自暴自棄,也定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哪怕是生產經營條件很困難的企業。當然,企業也要清醒地認識自己不足,通過努力,盡量去克服自己的弱點。

詭道方略之:揚長避短就能勝

安徽省當塗縣黃池鎮有三家商店各施自己的經營特點,使各自在競爭中生存了下來。一家是鄉辦商店,店小本小,揚自己“船小好掉頭”的長處,隨行就市,靈活買賣,快進快出做生意;一家是供銷社,他開業資曆最老,資金雄厚,進銷業務大,便盡量施展“船大吞吐大”的優勢,對顧客需求量實行大進大出政策,並使商品品種多樣化;一家是合作商店,他利用自己與生產大隊的關係施展“船多航線長”的策略,把生意做到農村大隊中去,在生產大隊興辦了八個代銷店,買賣做得也很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