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和平氣氛的掩蓋下,希特勒向波蘭邊境集結了大量軍隊和作戰物資。部分德軍還扮成但澤軍隊模樣,從東普魯士開入但澤。德國的法西斯組織“黑衛團”,也以進行體育比賽為名進入但澤。為了保證軍隊調動與集中不致暴露,德軍還到處張貼了“請閉尊口,以免後患”之類的恐怖性標語,以及用秘密警察進行監視等辦法封鎖消息。
希特勒為了竊取波軍情報和組織內應,在波蘭境內利用德意誌人和其他少數民族中的法西斯分子,組織了法西斯特務組織。德國特務機關派遣了大批間諜,喬裝成資本家、文化代表、記者、牧師、司機等,潛入波蘭,加強對第五縱隊活動的指導。德國特務組織在波蘭政府機關、軍隊、城市和鄉村,宣傳德波“親善”,刺探波蘭的政治、經濟、國防等情報,發展納粹組織,組織法西斯突擊隊,策應德軍的突然襲擊。德國通過這一係列特務活動,把波蘭各方麵的情況搞得一清二楚。
波蘭當局被希特勒製造的假象所迷惑,錯誤地認為德軍主力被英法牽製著,不會東調進攻波蘭。等到發現德軍大兵壓境時,波蘭政府才遲遲於1939年8月24日開始局部動員。由於時間倉促,波軍隻動員了40個師和22個旅,而且未能全部完成戰略展開。
9月1日拂曉4時40分,正當波軍官兵還在睡大覺的時候,德國法西斯撕毀了《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出動了2300架飛機和上萬門大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向波蘭全國發動猛烈的轟炸和炮擊。整個波蘭陷於一片混亂,此後不到一個月時間,波蘭全軍覆沒。
詭道方略之:陳賡先拖後打巧勝敵
1947年冬,人民解放軍在豫西連克臨汝、郟縣、登封、魯山、寶豐等八個縣城,殲滅國民黨軍5700餘人後,更加激怒了敵人。國民黨李鐵軍第五兵團以3萬之眾氣勢洶洶地朝解放軍撲來,欲與陳賡率領的部隊在臨汝、魯山、寶豐一帶決戰,企圖打敗陳賡,扭轉戰局。
麵對氣勢洶洶的敵人,陳賡經過冷靜思考後認為:與李鐵軍決戰的時機尚不成熟,不能貿然行動。否則,不僅達不到殲滅敵人的目的,還很可能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他認為,現時隻能采取放長線釣大魚的策略,先拖後打,即先與敵人周旋,以“牽牛”的辦法拖著敵人走,把它拖瘦了,拖疲了,然後待機會成熟時,一舉殲滅它。
根據上述總的指導思想,陳賡作出如下克敵製勝的具體部署:派一支小部隊迷惑敵人,將李鐵軍這條“肥牛”牽走;另派一支部隊乘機發動群眾,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主力部隊則隱蔽待命,隨時準備出擊平漢線,策應大別山的鬥爭;一候時機成熟,就一舉殲滅李鐵軍。
各部隊按照陳賡的部署行動。第十三旅和第十五旅擔任“牽牛”任務。為了大造聲勢,他們兵分多路,將部隊展開一寬大扇麵,浩浩蕩蕩、大張旗鼓地向前推進。為了迷惑敵人從空中偵察,擔任“牽牛”任務的部隊從鎮平出發後白天行軍,隊伍有意拉起一條條“長龍”,並故意搞得煙塵滾滾,擺起大部隊行軍的架勢;晚上休息,燃起無數篝火,給人以大部隊宿營的假象。
這些現象很快被敵人發現了,他們從陸上和空中偵察,都得出一個結論:解放軍主力出動了。於是類似“解放軍的主力部隊打過來了,真是遮天蓋地”的消息不脛而走,而且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越傳越神。
李鐵軍命令其部隊追擊陳賡的部隊,這正中陳賡之計。為了把這頭“肥牛”牽得更緊,讓它跟得更快,即讓它消耗更多,陳賡命令“牽牛”部隊奔襲內鄉。李鐵軍發現目標在內鄉,為了同解放軍主力作戰,也命令部隊加速奔內鄉。當李鐵軍的部隊撲向內鄉,解放軍的“牽牛”部隊又以最快的速度奔襲赤眉鎮。李鐵軍又命令部隊趕快撲向赤眉鎮。
赤眉鎮是內鄉通往伏牛山深處的一個隘口,裏麵是深山密林,深溝窄路。
當李鐵軍率領部隊追進深山密林時,解放軍的“牽牛”部隊已經到達夏館鎮了。此時,在伏牛山東麓隱蔽、待機的陳賡部隊的主力則已經與華東野戰軍的部隊會師,正在向平漢線靠攏,已經形成了對李鐵軍所部的合圍之勢。
追進深山密林的李鐵軍部隊仍然沒有找到作戰對象,可是卻獲得了自己已經陷入被圍之勢的情報。這時,李鐵軍突然醒悟過來,感到自己已經中了陳賡之計,於是決定星夜率部逃跑。
“要跑,沒那麼容易!”陳賡得知李鐵軍部隊的動向時,從心中說了這麼一句話。
當李鐵軍率部兼程趕到西平縣西南的祝王寨、金剛寺一帶時,陳(毅)粟(裕)大軍和陳(賡)謝(富治)兵團的主力早已擺好聚殲的架勢,以逸待勞,正等待著“大魚”上鉤;“牽牛”部隊已完成了“牽牛”任務,也已趕到李鐵軍部隊的前麵“恭候”了。
兩軍相遇,必有激戰。陳賡等率領有備之師打擊疲於奔命的敵人,戰鬥的突然性、猛烈性都是李鐵軍所始料不及的,他沒有想到我軍的真正主力原來在這裏。本來是要找“共軍”主力決戰的李鐵軍,現在碰上了“共軍”主力,卻深感力不從心,因為在追擊中把輜重、大炮都扔掉了,人員也十分疲憊,現在怎麼與“共軍”決戰呢?但是,決戰不決戰卻由不得李鐵軍了。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除李鐵軍自己率少數殘敵逃跑外,其餘敵軍全部被殲。
詭道方略之:康菲裏斯酒後吐真言
“大鵬”號間諜衛星,是美國新研製使用的一種間諜衛星,它裝有地域監視和近距放大兩種不同的照相設備,可以完成“普查”和“詳查”兩種軍事偵查工作,識別蘇聯導彈發射場,觀察地麵雷達設施,監視部隊調動和導彈部署等。克格勃早就想弄到這種間諜衛星的資料,但因為這種資料屬於絕密等級,鎖在弗吉尼亞州蘭利的中央情報局總部的保險櫃中,所以弄到它幾乎如同登天。
克格勃很有耐心,經過幾年的反複了解、調查終於發現掌握保險櫃鑰匙的是中央情報局的值班軍官威廉·康菲裏斯。威廉·康菲裏斯是一個希臘移民的後裔,年僅23歲,經濟上揮霍無度,花天酒地。克格勃決心利用他這一弱點,乘虛而入。
不久,一蘇聯外交官成了威廉·康菲裏斯的朋友。蘇聯人經常請他吃飯、去夜總會。蘇聯人開始和他隻敘友情,談天論地,從不涉及嚴肅的問題。久而久之,雙方已非常親密,以至無話不談。慢慢地,在康菲裏斯酒酣耳熱之際,他便情不自禁地大吹自己工作如何重要,不知不覺順帶著講出了許多機密東西。
朋友在這裏隻是默不作聲地聽著,既不表示興趣也不打斷談話。但是每到最後,蘇聯人總是給康菲裏斯一個明白無誤的暗示:暗示自己已從康菲裏斯口裏知道了重要事情。
克格勃見康菲裏斯已人窠臼,便直截了當地向他提出索取“大鵬”衛星的資料。康菲裏斯如夢方醒,斷然加以拒絕。然而這時已由不得他了,克格勃拿出大量證據給他看,並告訴他:“親愛的先生,你我都明白,你已經泄露和提供了非常多的材料。這些情報足以讓你上法庭。沒人相信你是無意的,即使是無意的,你也難逃責任。現在你唯的一選擇是同我們合作,我們不會對不起朋友的。我們將為你嚴守秘密,並為你提供你所最需要的大筆的美元。”
康菲裏斯看到把柄已在人手,自己落入圈套,萬般無奈,隻好將錯就錯。他從保險櫃裏偷出了關於“大鵬”的64頁文件交給克格勃。克格勃欣喜若狂,為這一突出貢獻付給了康菲裏斯3000美元酬金。
詭道“幕”經之十二:虛實轉化
詭道論是軍事上的重要命題。古今中外一切戰爭無不實施詭道。
孫子運用詭道是為了造成敵人的錯覺,從而戰勝敵人。這是一種鬥智的作戰指導思想。戰爭沒有仁義、誠實可言,隻要有利於戰勝對方,什麼手段都可以使用。在敵對雙方的殊死搏鬥中,墨守“仁義”、“禮讓”,將會遭到滅頂之災。
詭道方略之:令狐楚虛放煙幕壓米價
唐敬宗時,兗州(今山東兗州一帶)大旱,赤地千裏,顆粒不收,村間炊煙稀少,餓殍遍野。米價騰貴,有米戶更加囤積居奇,望價待沽。原兗州節度使賑災不力,朝廷將他革職外調,任命以擅政聞名的令狐楚來做兗州節度使。
上任前夕,令狐楚先派得力助手去兗州,喬裝私訪,掌握賑災第一手資料。助手來到兗州,深入鄉間、市鎮調查,得知:兗州素為魚米之鄉,以往連年豐收,民間貯糧甚多,但多集中在一些財力甚豐的大戶手中,廣大老百姓沒有多少餘糧,多是青黃不接時借貸,收下糧食後償還。這一遇歉收,有的斷了頓,有的變賣家產,以求度災活命。但因米價天天上漲,故刮起搶米之風,致使不少米店關門不賣米,使米價更加上漲。加之,前任節度使隻知出告示壓米價,不知采取有效引導措施,故米店紛紛關門,大戶人家更是囤米不賣。百姓嗷嗷待哺,社會局勢動蕩,潛伏著造反危機。兗州官倉中還有不少存糧,但為了保證駐軍的供應,也不敢輕易開倉放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