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
采取主動不等於膽大妄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釁,而是要讓我們充分認識到自己有責任創造條件。積極主動不僅指行事的態度,還意味著為人一定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積極主動的人理智勝於衝動,他們能夠慎重思考,選定價值觀並將其作為自己行為的內在動力。
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以終為始,適用於不同的環境和生活層麵,但最基本的應用,還是應該從現在開始,以我們自己的人生目標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它的一個原則基礎是“任何事物都需要二次創造”,即智力上的創造和實踐 體力上的創造。我們在生活中有許多以“什麼為中心”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生活中會階段性地碰到各類問題:因此,這個中心是在不斷變換的。但如果人們一旦確立了“以原則為中心”的思維模式,生活中的角色也就容易擔當了。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再靠自製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
關於要事第一,柯維先生特意寫過《要事第一》專書。其中主要講了時間管理。學與不學不一樣,用心學與隨意學不一樣,我時常觀察我自己和周圍的人與事,“要事第一”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是多麼重要。
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人際領導的內容之一,要正確運用情感投資的六種方式:第一,理解他人。如果你重視一個人,那麼必須同樣重視他所重視的事情。黃金定律說:想要別人怎樣待你,就要怎樣待人。第二,注意小節。往往在熟悉的朋友、同事間更要注意小節。第三,信守承諾。守信是一大筆儲蓄,背信則是龐大支出,代價往往超出其他任何過失。第四,明確期望。幾乎所有的人際關係障礙都源於對角色和目標的期望不明或者意見不一致。第五,正直誠信。正直誠信能夠產生信任,也是其他感情投資的基礎。第六,勇於致歉。真誠的道歉是種感情投資。
人際交往有六種模式,當然利人利己的雙贏模式是最好的。雙贏模式又取決於雙贏品德,誠信、成熟、知足,我在觀察和體悟,生活中,懂得雙贏模式和具備雙贏品德的領導者愈來愈多,這不能不說是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一個良好結合點。“雙贏”是柯維博士總結了大量的事例後首先提出的一個現代理論。
知彼解己——多情溝通的原則
柯維博士認為:人際關係方麵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知彼解己。即,首先尋求去了解對方,然後再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聽起來和中國的“知己知彼”差不多,但我認為,柯維提出了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的東西——順序。你要先去了解對方,不難讓對方了解自己。
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子原則
柯維博士認為: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假如兩人意見相同,其中一人必屬多餘,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毫無益處,要有分歧才有收獲。溝通有個層次,互相提防,互相尊重,統合綜效,最終達到雙贏。
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煉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因此,我們隻有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以,我們要不斷從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四個方麵——身體、智力、社會/情感和精神不斷更新。
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習慣,是一種原則,也是一種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