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文藝複興(1 / 3)

文藝複興是公元 14世紀中葉到 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偉大的思想解放、藝術創造、科學發現運動,是人類曆史上一個百花齊放、碩果累累、群星爭豔、人才濟濟的光輝時代。恩格斯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曆過的最偉大、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麵,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麵的巨人的時代。”

這場變革,使歐洲觀念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歐洲人的精神開始覺醒,人們的生活重點從來世轉移到了現世。

文藝複興最早源於意大利。意大利在當時的歐洲已經率先完成了從封建主義走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階級準備、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馬克思曾說:“資本主義生產,最早是在意大利發展。”

一、意大利的文藝複興

意大利開始文藝複興的條件

中世紀晚期,意大利由一些重要的獨立城邦國家組成,擁有歐洲最先進的城(一)城市是文藝複興的搖籃一

市社會(如佛羅倫薩、米蘭、威尼斯、熱那亞和那不勒斯等)。城市是財富的聚集地,城市是文明的向導。意大利的貴族通常生活在城市中心,完全參與城市公共事務。貴族從事銀行業或商業活動,以致到了公元 14和 15世紀貴族與上級資產階級之間實際上已沒有什麼明顯界限了,如美第奇家族。工商業和城市的發展,使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起來,有些與貴族合流,使得上流社會更喜愛文化,更熱愛生活,也要求在文化中加入自己喜歡的精神。

(二)意大利地區與古典文明區有著緊密的聯係與西歐任何其他地區相比,意大利地區對古典有著強烈得多的感情聯係。此外,在 14和 15世紀意大利人尤為熱衷於重新利用他們的古代遺產,因為此時意大利正想方設法建立一種獨立的文化特性,以與和法國關係十分密切的經院哲學相對立。不僅教皇機構在 14世紀大部分時間裏遷到了阿維尼翁(從 1309年起),隨後 1378— 1415年曠日持久的大分裂加劇了意大利和法國之間的敵對情緒,而且在 14世紀各個領域都出現了反經院哲學的思想文化潮流,這使得意大利人自然而然地偏愛古典文獻資料提供的另一種文化選擇。羅馬模式有助於意大利人創造一種取代法國的哥特建築藝術風格的藝術。

(三)意大利經濟的繁榮,具有投資文化的財富基礎在中世紀晚期的意大利,人們之所以異乎尋常地大量投資於文化事業,是因為城市榮譽感的增強和人均財富的集中。在第一個階段,最富有的一些城市競相興建輝煌的公共紀念性建築並資助作家,約 1250年出現於意大利。第二個階段也即在公元 15世紀初到中葉,投資文化成了個人的行為。在 15世紀一百年間,隨著多數意大利城市國家屈從於王公家族的世襲統治(最初城市是由行會控製的),資助文化事業便為王公貴族所專擅。如米蘭的維斯孔蒂家族和斯福紮家族,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費拉拉的埃斯特家族和羅馬教皇等。

(四)一些因禍得福的因素

在文藝複興前的 200年裏,意大利遭受了一係列沉重的打擊。在 13世紀,神聖羅馬帝國與羅馬教廷戰火不斷,意大利國土遭到嚴重破壞。在一場戰役中,神真空,戰爭同時削弱了他們的道德規範和政治力量。意大利處在分裂狀態,但就局部地區來說,卻非常有利於思想的自由創造和發揮。 14世紀中葉,歐洲黑死病流行,但瘟疫摧毀的僅僅是人,而非財物,而劫後餘生的人們卻更懂得了生命的寶貴和人的價值,更懂得享受人生。

早期文藝複興的文學三傑

習慣上將 14至 15世紀的文藝複興運動稱為早期。早期的文學三傑: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但丁( 1265— 1321年)是文藝複興時期的先驅。他既是“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這是文藝複興運動的第一部作品。全書分為地獄、煉獄(淨界)和天堂三部分,共 100篇,描寫作者在夢中由羅馬詩人維吉爾和但丁自己的戀人碧雅特麗絲帶領,遍遊三界的故事。此外還有抒情詩集《新生》等。

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 1304— 1374年),出生於一個公證人家庭,是嚴格意義上最早的人文主義者。正是他首先提出了“人學”和“神學”的對立,充分表現了以個人幸福為中心的新的人生價值觀。彼特拉克在今日主要是以詩人的形象而留在人們的心目中,但在當時,他的出名是由於他淵博的學識。彼特拉克寫下了許多詩歌,其最優秀的作品是十四行體的抒情詩集《歌集》。

美麗的四肢浸泡在清澈、涼爽、甜蜜的水中隻有她才配得上“女子”的美稱;妖嬈的身軀喜歡將熱情的樹幹作為支撐(憶往事我不免發出歎息之聲)豔麗的裙衫

天使般的腹胸覆蓋著鮮花草叢

在這神聖、寧靜的地方

“愛”的明亮眼睛射入我的心中樹上美麗的花朵雨一般灑落在她的懷裏(回憶是多麼甜蜜)她謙恭地坐著到處是鮮花奉獻的敬意,周身沐浴著愛的雨花兒落在衣裙上花兒落滿金色的發髻發髻好似那閃亮的黃金、珍珠和美玉花兒落入水中,花兒飄灑大地花兒飄然不知何去像似說:“愛的女王就在這裏!”

他將這部詩集獻給少年時代的戀人勞拉(就如但丁將《新生》獻給戀人碧雅特麗絲)。他已揭去了但丁對碧雅特麗絲的那種神秘的、聖潔的麵紗,在詩中抒發真情實感,追求一種靈與肉統一的愛。語言貼近生活,感情描寫細膩、真實,風格清新自然,充分顯示了人文主義者重視個人情感世界的鮮明特征。

喬萬尼。薄伽丘( 1313— 1375年)是一個商人的兒子。他早年經商,出入於宮廷和貴族府第,讀羅馬古典文學作品。他那顯赫的名聲來自於他淵博的古典學識。他是人文主義的一員闖將。他的傑作為《十日談》。1348年,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發生了一場可怕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大批大批的屍體運到城外。從3月到7月,病死的人達 10萬以上,昔日美麗繁華的佛羅倫薩城,變得影響。為了記下人類的這場災難,他以這場瘟疫為背景,寫下了一部當時意大利最著名的短篇小說集《十日談》。當時,《十日談》被稱為“人曲”,是和但丁的《神曲》齊名的文學作品,也被稱為《神曲》的姊妹篇。

《十日談》敘述的是 1348年佛羅倫薩黑死病肆行時, 10名男女青年到鄉村避難,借歡宴歌舞和講故事消遣時光, 10天裏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共得 100個故事。人文主義思想像一根紅線貫穿這部故事集。故事情節大半以愛情為主題,讚賞人類的聰明和機智。對於以聰明機智獲得愛情的人,更是大力歌頌,同時,他用最尖刻的詞句諷刺與抨擊貴族和僧侶的荒淫生活、愚蠢和缺乏人性。故事一環扣一環,語言簡潔,是模仿羅馬散文體的典範。如同但丁和彼特拉克開創了近代意大利語言和詩體,薄伽丘的小說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礎。

早期的建築和藝術成就

文藝複興藝術的特點:比例和諧、運用透視法、注意觀察生活、讚美人體。文藝複興建築的奠基人:布魯內列斯奇( 1377— 1446年)。他的代表作是佛羅倫薩花之聖母大教堂(1420— 1436年)。

花之聖母大教堂

衛像》。多納太羅運用古希臘人創立的“對應”構圖方式,向人們展現了一位體形比例和結構都十分準確的少年形象。這位聖經人物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一個活靈活現、有血有肉的生命。

大衛像

繪畫大師:馬薩喬( 1401— 1428年),重要作品是《納稅錢》和《逐出樂園》。

逐出樂園

《納稅錢》完成於 1427年左右,題材取自聖經《新約》故事。耶穌傳道以後,在人民中產生很大影響,引起羅馬帝國在東方各行省官府的恐慌,他們企圖以種種借口去逮捕耶穌。一天,耶穌帶領眾門徒一起趕路。途中,一個收稅人上前攔住他們的去路,揚言要收他們的丁稅。耶穌便吩咐彼得到湖裏去撈一條魚,從第一條撈上來的魚嘴裏取出錢幣交給收稅人。彼得果真從湖裏撈上魚來,並從魚嘴裏取出錢幣。這一幅畫所表現的正是上述這些場麵。畫家讓故事展開的場麵充滿真實的世俗氣息,賦予畫麵以強烈的生活衝突,而自己則以公正的態度參與了裁判,具體表現在對耶穌及其門徒的性格刻畫與歌頌上。這一幅畫是采取橫構圖的形式展開的,畫麵中央是人物的矛盾衝突中心,耶穌及其門徒代表正義與善良,《逐出樂園》約作於 1427年,畫上兩個中心人物亞當與夏娃的痛悔的心理狀態被表現得栩栩如生,其中夏娃還表露出一種羞愧感,她用雙手遮擋著自己的胸脯和下身;亞當則雙手掩麵,倍感美好生活失落的痛苦。這幅畫不是一幅《聖經》的注解,而是在藝術上敢於無視禁欲主義教規,以探索人體結構為本,把兩個活生生的人物描繪在特定的透視空間裏。我們從形象所展現的輕健步伐,圓潤的體積感,可以領略畫家注重實體寫生的描繪技巧。以如此活脫的裸體形象來充實宗教繪畫,這在中世紀時期是未曾見到的。

波提切利(1444— 1510年),代表作:《春》《維納斯的誕生》

《春》作於 1476— 1478年,中間是維納斯,而左邊三位“優美”女神(阿格萊西、塞萊亞、攸美羅西尼)被描繪得特別富有生氣:森林邊,這三位女神沐浴在陽光裏,正相互攜手翩翩起舞。右邊的一個象征“華美”,中間的一個象征“貞淑”,左邊的一個象征“歡悅”。她們將給人間帶來生命的歡樂。波提切利用中世紀的裝飾風格來展現這三位女性形象,線條富有節奏感,人物的形體美借助於線條來體現,十分流暢。在畫的右邊,分別是花神、春神與風神(自左至右)三個維納斯的誕生

《維納斯的誕生》作於 1485年間。據說,畫家從波利齊安諾一首長詩《吉奧斯特納》中受到啟迪,詩中形容維納斯女神從愛琴海中誕生,風神把她送到岸邊,春神又從右邊急忙迎來,正欲給她披上用天空的星星織成的錦衣,紛飛的鮮花加強了這種詩的意境。畫家處理這個場麵時,舍棄了原詩中一些喧鬧的描寫,把美神安排在一個極幽靜的地方,背景是平靜而微有碧波的海麵。維納斯憂鬱地站在象征她誕生之源的貝殼上,她的體態顯得嬌柔無力,對迎接者以及這個世界似乎缺乏熱烈的反應。它告訴觀者,女神來到人間後對於自己的未來,不是滿懷信心,似乎充滿著惆悵。維納斯這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藝術家自己這個時期對現實生活的驚惶與不安。

文藝複興盛期意大利文藝複興成就

造型藝術

自公元 15世紀後期始,至公元 17世紀初止,可稱作後期文藝複興。此時的意大利仍是運動中心,其成就主要體現在造型藝術上,同時也有政治思想發展上的飛躍。拉斐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