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人文主義(2 / 3)

15世紀下半葉至 16世紀上半葉,是人文主義文學發展的中期,主要成就在法國、意大利和英國,人文主義文學也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正麵歌頌人文主義理想人格,同時諷刺挖苦批判封建宗教的經院哲學、法律、教育製度等。

16世紀下半葉到 17世紀初,是人文主義文學發展的晚期,此時的文學成就主要在西班牙和英國。主要表現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意大利人文主義文學

彼特拉克( 1304— 1374年),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是加冕的“桂冠詩人”。他的主要著作有《名人傳記》《回憶錄》《論孤獨生活》《論宗教超脫》《歌集》等。

這些詩大膽歌頌愛情,吐露對幸福的渴望,反映人文主義者蔑視中世紀封建道德、熱愛生活的新世界觀。他創造了十四行詩,又稱“彼特拉克體”。這也是繼承了“溫柔的新體”詩派,形式更加完美,詩調輕緩。

法國人文主義文學和拉伯雷

法國人文主義作家有兩種傾向。具有貴族傾向的人文主義代表龍沙等七人,組成七星詩社。他們是溫和的人文主義者,主張民族語言的統一和民族詩歌的建覺醒。

民主傾向的作家,如拉伯雷。他們是新興資產階級文化的戰士,同民間文學較密切,以社會現實生活為描寫對象,矛頭指向封建主義,比較激進。作品裏有一些特別激進的思想,甚至突破了資產階級意識,不僅批判了封建教會,而且指出了資產階級的弊端。代表作是拉伯雷的《巨人傳》。

西班牙的人文主義文學和塞萬提斯

16世紀中葉至 17世紀中葉,西班牙文學的人文主義思想,體現在反封建割據和反騎士文學的傾向上。而人文主義最主要地體現在小說和戲劇上。

小說方麵成就最大,產生了流浪漢小說( 16世紀中葉),產生於西班牙政治、經濟出現動蕩變革時期。它多半描寫城市下層的生活,從下層人物的角度去觀察並諷刺一些社會現象。代表作是《托美思河上的小拉撒路》。

西班牙戲劇的開山祖是胡安。德開。恩西納,而真正的西班牙民族戲劇奠基人是洛貝。德。維加。題材內容大致分兩類:愛情和家庭題材,裏麵表現了人文主義者的愛情觀和家庭觀(代表作《羊泉村》)。成就最高的當屬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台。拉。曼卻》,共兩部。它表現了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矛盾,真善美的品格同假惡醜的矛盾,在荒誕中表現了現實中本質的東西。它具有明顯的人文主義傾向:(1)反對騎士製度和騎士文學,具有啟蒙作用;(2)重理性輕出身,注重個人修養德性,鄙視世襲貴族;(3)渴望自由,表現平民治國的理想。

英國人文主義文學

英國人文主義文學主要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前文藝複興時期即 14世紀喬叟時代。創作《坎特伯雷故事》的喬叟被稱為“英國詩歌之父”。第二個時期(15世紀末),人文主義文學形成和理論探討時期,處於繁榮期的準備階段。第三個時期( 16世紀中葉後),伊麗莎白時代(莎士比亞時代)繁榮期。這一時期斯個時期,文藝複興衰落時期。本。瓊生的代表作是《伏爾蓬涅》。

四、西歐人文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及影響

用人性反對神性,與中世紀長期禁錮人的自由的宗教相對立,提高了人的地位、人的價值,歌頌人的尊嚴、力量,以人權反對神權。由於資產階級處於上升時期,不僅代表了自己而且代表了廣大人民反封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