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曆代音樂名人、名家師曠(3)(3 / 3)

、《抗日騎兵隊》、《八路軍大合唱》等。特別是《八路軍大合唱》中的《八路軍進行曲》

,在解放戰爭時期,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建國後,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這支歌曲旋律雄壯、氣魄雄偉、具體地刻畫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形象,有力地表現了人民軍隊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革命氣概。1942年,他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後,帶病要求上前線,後到太行山擔任華北朝陽革命軍政學校教務長,積極參加敵後武裝鬥爭。抗戰勝利後,返回朝鮮工作,曆任朝鮮人民軍俱樂部部長兼人民軍協奏團團長,朝鮮音樂大學作曲部部長等職務。

1950年,定居中國,專門從事音樂創作工作,創作的歌曲有《中國人民誌願軍進行曲》、《毛澤東頌》等。1976年因患腦溢血逝世。他一生創作了各種音樂作品300餘首,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賀綠汀

賀綠汀,現代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原名楷,又名安欽、抱真,筆名羅亭、山穀等。湖南劭東人。1903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愛好音樂。1924年,人長沙嶽雲學校藝術專科學鋼琴、小提琴和民族樂器,鑽研音樂理論。北伐戰爭時期,他在工人農民運動中做組織、宣傳工作。大革命失敗後,參加廣州、海豐起義。1930年在上海任小學教師時,並為北新書局編兒童音樂叢書。1931年後,兩次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跟隨音樂家黃自學習和聲、作曲。並創作歌曲、鋼琴曲。他的鋼琴曲《牧童短笛》、《搖籃曲》,音樂形象鮮明生動。旋律優美動聽,充滿清新的詩意。在1934年著名俄籍音樂家車列普寧舉辦的“征求有中國風味的鋼琴曲”的活動中,分別獲得征稿獎的頭等獎和名譽一等獎。這時,他曾為許多電影配樂。

後擔任明星影片公司音樂科科長,參加詞曲作者聯誼會的活動。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積極參加上海救亡演劇隊第一隊的活動,後轉赴華北農村開展抗日救亡的宣傳工作。1938年到重慶,在中國電影製片廠、中央廣播電台音樂組工作。1940年,擔任育才學校音樂組主任。“皖南事變”後,到蘇北抗日根據地,在新四軍魯迅藝術工作團工作。1943年到達延安,在陝甘寧綏晉五省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工作,這一時期,他先後創作歌曲《遊擊隊歌》、《墾春泥》,《嘉陵江上》、《保家鄉》等,還有管弦樂曲《晚會》、《森吉德馬》等。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後任中央管弦樂團、華北文工團團長;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中國音協副主席、上海音協分會主席。上海音樂學院院長,1979年被選為中國關聯副主席。他的歌曲作品還有《四季歌》、《新民主主義進行曲》等;還為一些歌劇、電影配樂;另有器樂獨奏曲、合奏曲等多種。此外,翻譯有普勞特的《和聲學理論與實用》等。著作有《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