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教習篇(2)(1 / 3)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學堂,有個胡子花白的老師教著一群大大小小的學生。老師每天搖頭晃腦地領著學生念書,那拖腔拖調的聲氣就像唱歌,調皮的孟軻也跟著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孟母以為兒子喜歡念書了,高興得很,幹脆拿了兩條幹肉做學費,把孟軻送去上學。

可是有一天,孟軻又逃學了。孟母知道後傷透了心。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問他:“你最近書讀得怎麼樣?”孟軻說:“還不錯。”孟母一聽,氣極了,罵道:“你這不成器的東西,逃了學還有臉撒謊騙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織布為了什麼!”說著,揪著他的耳朵拖到織布機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嘩”的一聲,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

孟軻嚇得愣住了,不明白母親為什麼這樣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厲聲說:“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成不了人才。”

這一次,孟軻心裏被震動了。他認真地思考了很久,終於明白了真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由於他天資聰明,後來又專門跟孔子的孫兒子思學習,終於成了儒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延伸閱讀】

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成長學習環境直接能影響到將來孩子的處事與為人。如今,一般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更是倍加關注,那麼,該如何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適合學習的環境呢?

第一,要讓孩子明白學習必須專心、踏實的道理。

專心學習的故事很多,可以講給孩子聽;也可以帶孩子到圖書館的閱覽室去看書,讓孩子感受那種人人專心讀書的氣氛。還可以用競賽的方法進行訓練,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專心學習的習慣就能養成。

第二,讓家裏的環境適合孩子學習。

1.給孩子預備固定的學習地點,桌椅固定的位置不能隨意搬動。這樣孩子容易形成專心學習的心理定勢,一進入這個環境,腦子就進入學習狀態。桌子上不能亂七八糟地堆放東西,隻能放課本、作業本、文具以及必要的工具書,旁邊有一個小書架更好。不要放玩具、零食,以免幹擾孩子學習。

2.房間布置要適合孩子學習

房間布置應簡潔、明快,擺放物品不能太多太雜。牆壁以淡色為好,不要張貼很多東西。有的家長讓孩子自己編寫格言、警句貼在牆上,這個辦法可以借鑒。適當考慮孩子的個性特點。比如有的孩子特別好動,房間就應減少大紅大綠、花色斑駁的東西,以免助長其不穩定的情緒;有的孩子過於內向、沉悶,房間的布置則要熱烈、活潑一些。

3.保持安靜的環境

孩子學習時,家人應盡量保持安靜,電視機、收音機最好不開,如果在不同的房間,應把門關好,聲音調小。說話不應大聲,尤其不要吵架。

4.有共同學習的時間

可以約定一個時間全家人同時學習,有的讀書,有的看報,有的寫東西,這樣的家庭氣氛最能促進孩子專心學習。

第三,創造適合孩子學習的心理氣氛。

家庭成員之間互相關心、親密融洽,是孩子“入境”、“入靜”的重要條件。家庭人際關係如果不和諧,經常吵吵鬧鬧,對孩子是一種心理幹擾、情緒壓力,孩子會產生焦慮、恐懼、厭煩等心態,無法安心學習。

【原文】

1.4竇燕山,有義方①。教五子,名俱揚。

【譯文】

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注釋】

①義方:指合乎孔孟之道的教育方法。

【評解】

當今社會,孔孟之道的教育方法似乎有些落伍,但是其正確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對子女身心的成長依然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及意義。

因此,父母要善於教育,即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給以積極、合理的指導,隻有這樣,才能促進子女的健康成長。

【國學小百科】

《顏氏家訓》——中國最早的家教名著

《顏氏家訓》是北齊文學家顏之推撰寫的我國第一部家教名著。此著作經過顏家後人再三翻刻,也成了家訓類教育書籍中流傳最廣的家訓之一。全書共七卷二十篇,內容廣泛涉及儒學、佛學、道家、玄學、史學、文學、音韻、訓詁、風俗習慣以及當時各地的生活方式,“又兼論字畫音訓,並考定典故,品弟文藝”,內容的確“曼衍旁涉”。主要是以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其中也有許多意義積極的見解。如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以讀書為主,又要注意工農商賈等各種技藝和知識;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