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武帝劉裕,生於晉哀帝隆和二年(363),卒於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字德輿,少名寄奴。
魏晉以來,世風崇尚奢靡,賽豪華,鬥富麗的故事很多。劉裕因為經曆過貧困生活,所以他十分注意禁止奢靡作風。他平時清簡寡欲,對珠玉車馬、絲竹女寵都很有節製。
他稱帝入宮,住處還是用土屏風,布燈籠,麻繩拂。他的孫子後來看了譏笑他是“鄉巴佬”。他本人平時穿著也十分隨便,連齒木履,普通裙帽。他還把他補綴多層的破襖給長女並囑咐她:後代如有驕奢不知節儉的,就拿給他們看看。他的女兒出嫁,陪送也不多,不給錦繡金玉。
劉裕還保存自己少年時期使用的農具,用以教育後代,使其知道耕種莊稼的艱難。
嶺南生產一種過於精細的細布,因其過於勞民,他責令該郡太守立即停產。在他的影響下,內外上下,奢靡之風為之一掃。
劉裕的這些作法,不僅在當時消除了弊政,扭轉了世風,對其後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他兒子文帝時期出現的兵車不用,民無外勞,糧食遍野,夜不閉戶,家給人足,處處歌舞的“元嘉之治”就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