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位賢明的皇後,她就是唐太宗的文德順聖皇後長孫氏,她一生尊崇節儉。

長孫皇後生了三個兒子。一天,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見東宮用器太少,要求皇後添置一些。皇後不許,並說:“我替太子憂慮的是德不立而名不揚,並非器物太少。如今國家新建,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剛剛安定下來。太子作為儲君,應多多體恤民情,注意節儉,方為人君之德。”

她不僅對太子嚴格要求,自己也是躬行節儉。凡是衣物車馬,隻要夠用就好,從不講究。六宮上下,都以皇後為榜樣,不敢靡費。

公元634年,長孫皇後臨終之際,正是大臣房玄齡因一點小的過錯被太宗遣歸家門之時。長孫皇後從大唐朝的利益出發,再三向唐太宗求情說:“玄齡跟隨陛下時間最長,處事小心謹慎,參與國家機密,從來不泄漏一句,為官以國為憂,孜孜求治。平日生活節儉,從不奢侈浪費,一日三餐不食山珍海味。這是多可貴的品質啊!隻要沒有犯什麼大錯,請您不要罷免他。”長孫皇後又說:“我的本家有幸與皇上您結成姻親,但他們並不是靠才德獲得高位。生活上不注重節儉,追求華貴,貪圖享受。這很容易鬧出亂子,請皇上不要讓他們掌握大權,隻以外戚的身份入宮請見,我就放心了。”

最後,長孫皇後又用低微的聲音說:“自古聖賢都崇尚節儉,隻有無道之君才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我死之後,不可破費厚葬。隻願依山為墳,不用製造棺槨,所需器服用品,都用木瓦,如能以儉約送終,就是皇上對我的最好懷念了。”聽了長孫皇後的話,太宗難以抑製心中的悲痛,默默地應允了她。

這位曆史上少有的賢德之後,隻活了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