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顯萬是某軍後勤部副政委,先後榮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8次,出席過第二次全國社會主義建設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曾被沈陽軍區樹為“學雷鋒標兵”,被濟南軍區命名為“雷鋒式幹部”。他無論是當戰士、基層幹部,還是在領導崗位,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精神,過著儉樸的生活。
新任某軍後勤部副政委的黃顯萬背著背包,帶著行李,到軍機關報到來了。公務員小呂打開背包鋪床時,不僅怔住了。背包裏的東西幾乎和戰士的一樣多,而且被子、床單、衣服全是舊的,沒見枕頭,隻有一個布袋,裏麵塞著幾件衣服。莫非首長晚上就枕著它睡覺?小呂以為首長忘了帶枕頭,悄悄跑到招待所借了一個。黃副政委知道後,又讓小呂送了回去。晚上睡覺,他果真就枕著那布袋。
這個“枕頭”已經伴隨他多年了。他當戰士時配發的白布床單補了又補還舍不得丟;一副手套戴了七八年;一件1964年發的絨衣一直沒再換領過;一床黃軍被、墊褥已經用了10多年;此外還為國家節約了5套軍裝。
黃顯萬的家裏除了配發的營具外,屬於他自己的隻有一個柳條包、一對木箱、一個碗櫃、一張飯桌和四隻小凳。去年他愛人放在紙箱裏的書籍被老鼠啃壞了,他才做了一個兼放衣服的書櫃。
黃顯萬平時舍不得亂花一元錢,但當他看到許多基層幹部戰士家庭經濟困難時,卻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積存的300元交給團黨委,請求團黨委作為救濟款發給經濟困難的同誌。
他當指導員時,戰士陳金福的哥哥因住院欠了一筆債,母親也生病了。黃顯萬以陳金福的名義又悄悄寄去了50元錢。同時,他還給連裏另外兩個戰士家裏各寄了30元。1965年,當他從報上看到吉林市首批知識青年自願到農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時,立即買了兩箱書,連同270元錢,寄到市人委辦公室轉交給知識青年們。
有一次,他路過一所農村小學,看到破舊的校舍多年失修,師生們放假不休息,頂著烈日自己動手采石修房,他很受感動,當場把身上帶的30元錢全部送給了學校,結果自己餓著肚子回來了。
1967年,黃顯萬夫婦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他們的經濟情況很拮據。那年,山西某地遭受特大洪水災害,黃顯萬給災區寄去了100元錢。1974年,正是“四人幫”肆虐時期,農村一片凋敝景象,群眾生活很困難。黃顯萬夫婦又一起把省吃儉用積蓄的200元錢全部寄給了黃顯萬家鄉的人民。有人曾做過粗略估計,黃顯萬入伍以後為集體為群眾捐獻的錢款至少在2500元以上。
他一再為別人慷慨解囊,扶危濟貧,而自己家裏卻空空如也。有一天他回到家裏,他女兒小立紅神秘地把他拽出門外,指著他家住的那排房子說:“爸爸,你看嘛!”看什麼呢?他從東看到西,忽然明白了。原來這裏住著9戶普通醫護人員,有7戶都安有電視天線,而他們家裏還沒有電視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