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不能超過限度,行為不能越過原則。
舉大事必慎其終始。
——《禮記·文王世子》
做大事必須從始至終都要格外謹慎。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禮記·表記》
君子對人的行動能夠謹慎,待人能夠嚴肅,對人不說錯話。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謬以千裏。
——《禮記·經解》
君子對開始很謹慎,如果開始差之毫厘,其後果的差錯就會很遙遠了。
騁者不貪最先,不恐獨後。
——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
縱馬奔馳的人不貪求跑在最前,也不怕落在後麵。喻指謹慎做事。
目妄視則淫,耳妄聽則惑,口妄言則亂。夫三關者,不可不慎守也。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眼睛胡亂看就會有邪念,耳朵胡亂聽就會迷惑不解,信口開河就會有禍亂。這三個關口,不能不謹慎把守。
人皆輕小害,易微事以多悔。
——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
人們大都輕視小的危害,把一些小事看得簡單容易,往往因而後悔不已。喻指辦事不慎,容易造成大的損失。
百尋之屋,以突隙之煙焚。
——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
高聳入雲的房屋,由煙囪縫隙漏出的煙火而燒毀。喻指小不慎則壞大事,要加以製止壞的苗頭。
田中之潦,流入於海;附耳之言,聞於千裏也。
——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
田中的一點水終會流入大海,悄悄的話也會傳得很遠。喻指言行要時時小心。
言不苟出,行不苟為;擇善而後從事。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不亂說話,不隨便行事;認為是有益的事,然後才去做。喻指行事謹慎。
故君子慎言語矣,毋先己而後人。
——漢·劉向《說苑·政理》
有道德的人應該說話謙虛謹慎,不要自己搶先而讓別人後說。
出言不當,反自傷也。
——漢·劉向《說苑·說叢》
說錯了話,會給自己帶來傷害。喻指要慎言。
力勝貧,謹勝禍,慎勝害,戒勝災。
——漢·劉向《說苑·說叢》
勤勞可以戰勝貧窮,謹慎可以戰勝禍害,警惕可以戰勝災難。
能勤小物,故無大患。
——漢·劉向《說苑·貴德》
能慎重地注意小事情,就能避免大患亂。
得其所利,必慮其所害;樂其所成,必顧其所敗。
——漢·劉向《說苑·敬慎》
得到它的利益時應該想到它的害處,享樂它的成功時要考慮到它的失敗。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
——漢·劉向《說苑·敬慎》
地位高更要謙遜,官越大更不能心胸狹小,俸祿優厚應有不敢領取的謹慎態度。
聲無細而不聞,行無隱而不明。
——漢·劉向《說苑·說叢》
說話聲音再小也會讓人聽見,行動再隱蔽也會讓人發現。喻指人應當謹言慎行。
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漢·劉向《說苑·雜言》
君子愛惜口,孔雀愛惜羽毛,老虎豹子愛惜腳爪,這都是修身之道。喻指說話貴在謹慎。
擇言出之,令口如耳。
——漢·劉向《說苑·政理》
等想好了再說,說出的話要像聽話一樣經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