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皆留名(3)(2 / 3)

中國古代有經紀人嗎?

我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古國,在兩千多年前就出現了經紀活動。西漢時,經紀人被稱為“駒儈”;唐代後經紀人的正式稱謂,主要有“牙”、“牙人”、“牙商”等。為什麼會稱“牙”?原來古時“牙”是“互”字的俗字,“牙市”亦即“互市”,“牙人”即“互人”,意思是互通有無貨物的人。如《舊唐書》載:“祿山為互市牙郎。”到了宋、元朝時,還出現了外貿經紀人,稱作“牙儈”和“舶牙”。明清時期,經紀又被稱“掮客”,掮,原指以肩扛物,用稱經紀人,便含有常言所謂“一手托兩家”之義。明代還把牙人分為官牙和私牙,同時還出現了牙行,即指代客商撮合買賣的店鋪。

趣味鏈接:福州“牙行”

福建福州在解放前曾有兩處最大的牙行集中地,一處在今五一廣場東邊水部的“羊牙”。一個販賣活羊的大市場,凡是福清、長樂、羅源等地的養羊戶,把羊運到福州水部“羊牙”,由牙行老板代為出售。另一處是“水果牙”,位於今台江區達道路。那裏集中從長樂以及福州郊區農民運來的荔枝、龍眼、柚子、香蕉等四季水果,寄在牙行代賣。而小商小販則從牙行批發零售。牙行老板向寄售者收取傭金,等貨物全部批售後,才向寄售者發給錢款。

那時候,凡從事牙行業必須向政府有關部門領取“牙貼”,相當於今天的營業執照,每年繳納的牙貼銀稅,稱為“牙稅”。

“粉侯”是“駙馬”的別號嗎?

古時候“駙馬”也別稱為“粉侯”,雖然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事,因為一個曆史典故,讓“粉侯”流傳於詩文,成為曆史上駙馬、愛郎的別稱。

三國時期,曹操繼子何晏儀容端秀,麵如傅粉,又好老、莊之言,名動一時。後娶魏金鄉公主,爵列侯,所以人稱粉侯,亦稱粉郎。在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後用作心愛郎君的愛稱。後世如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題丁家公主舊宅》一詩中,就有“何郎猶在無恩澤,不似當初傅粉時”;宋柳永《甘草子》詞:“卻傍金籠教鸚鵡,念粉郎言語”;清納蘭性德《鳳凰台上憶吹簫·除夕得梁汾中信因賦》詞:“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再結相思。”

趣味鏈接:“傅粉何郎”是怎麼回事?

三國曹魏時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何晏,才華出眾,容貌俊美,而且喜歡修飾打扮。他的麵容細膩潔白,無與倫比。相傳魏明帝曾疑心他臉上搽了一層厚厚的白粉。一次,大熱天之時,魏明帝著人把他找來,賞賜他熱湯麵吃。不一會兒,他便大汗淋漓,隻好用自己的衣服擦汗。可他擦完後,臉色顯得更白了,明帝這才相信他沒有搽粉,而是“天姿”白美。後來因他娶了魏公主,被拜為駙馬都尉。於是後人就把“傅粉何郎”作為一個典故,用來形容人麵容白淨漂亮。

什麼是“奇門遁甲之術”?

奇門遁甲,是中國古老的一種術數,為奇門、六壬、太乙三大秘寶中的第一大秘術,號稱帝王之學,也有的說是修真的功法。“奇門遁甲”的含義是由“奇”、“門”、“遁甲”三個概念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門”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遁”即隱藏,“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在十幹中最為尊貴,它藏而不現,隱遁於六儀之下。“六儀”就是戊、己、庚、辛、壬、癸。隱遁原則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還配合蓬、任、衝、輔、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門遁甲的占測主要分為天、門、地三盤,象征三才。天盤的九宮有九星,中盤的八宮(中宮寄二宮)布八門,地盤的八宮代表八個方位,靜止不動,同時天盤地盤上,每宮都分配著特定的奇(乙、丙、丁)、儀(戊、己、庚、辛、壬、癸六儀)。這樣,根據具體時日,以六儀、三奇、八門、九星排局,以占測事物關係、性狀、動向,選擇吉時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