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聰明畢竟是阿骨打。他並沒有選擇直接麵對強敵,而是決定在敵人還沒有完全集結之前,出其不意發起進攻。當時正是隆冬,阿骨打用女真人最相信的薩滿教夢卜之說來穩定和鼓舞軍心。阿骨打說:“我剛躺下,就有人搖我的頭,如此一連三次,於是我得到了神的暗示,他說我們連夜出兵,必能大獲全勝,否則定有滅頂之災!”聽了他的話,士兵們士氣頓長,連夜乘風破雪直撲出河店而去。第二天拂曉,正當在遼兵正準備渡河時,女真軍迎頭擊退,乘勢渡河登岸。這一戰女真軍大敗遼兵,擄獲車馬、兵甲、武器無數。阿骨打把俘虜的遼兵收編入女真軍。女真軍此時已經發展到了一萬人。
“出河店之戰”的勝利使完顏阿骨打在族中樹立了極大的威信,為他後來稱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對女真來說無疑是一針興奮劑,從此女真軍士氣高漲。公元1114年9月,阿骨打以破竹之勢,占領黃龍府。阿骨打采取“ 圍點打援”的戰略,圍住黃龍府,掃清其外圍,殲滅救援軍隊。遼天祚帝親率號稱70萬大軍,前去抗擊阿骨打的二萬精軍,結果遼國大敗。
1115年正月初一,在吳乞買等女真大貴族的支持下,阿骨打稱帝,國號大金,定都會寧(今阿城市)。女真族迎來了全新發展的新時代,
1116年,金軍攻占遼的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以後的幾年,相繼攻占遼的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大名府),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到1122年,金軍攻下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1125年,遼天祚帝在應州被金將婁室擒獲,曾經強盛一時的遼王朝在女真族人和宋的聯合“報複”下壽終正寢。
按照“潭淵之盟”,遼宋本事兄弟之國,但眼看遼國節節敗退,大宋卻無能為力。連年的黨內相爭,是大宋本來就不強的軍力更加孱弱。正值金發展飛速時期,北宋卻一天天衰亡下去。在宋金聯合攻遼的過程中,金人早已看出宋王朝的腐敗與懦弱。遼戰敗後,金太宗吳乞買按照金太祖阿骨打中外一統的詔令為遺訓,在滅遼短暫的休養後,便下令大舉攻宋。
眼看著金軍攻到了開封城,在開封城裏大肆掠奪。軟弱的北宋政府卻束手無策。靖康二年(27年),宋徽宗和宋欽宗也做了金軍的俘虜,宗室大臣3000多人和大量的金銀財寶都被金軍奪走。史稱“靖康之難”。
北宋滅亡也正是大金王朝進入全勝時期的標誌。
1190年,完顏璟繼位,是為金章宗。章宗聰慧好學,喜好文學,崇尚儒雅,精通音律,並擅長模仿宋徽宗的瘦金體。在他統治時其名士輩出,這在側麵也推對了文化事業的發展。此外,章宗也善於用人,許多有能力的官吏和耿直的大臣都得到了任用,這一時期,政治清明,文治燦然,金朝發展到了極盛的頂點。在曆史上被稱為“大定明昌之治”。
然後好景不長,凡事盛極而衰似乎早已成為了一種規律,不多久金朝的諸多問題已經顯現出了苗頭,章宗愛慕虛榮,喜好浮誇,到處修建宮殿,奢靡至極;從最初的任人唯能轉變為任人唯親,外戚和小人常常搬弄是非,幹預朝政;大臣們奉承媚上,諂媚相迎。種種原因使得金在短暫的興盛後逐漸走向了衰退。
而此時蒙古族的興起,似乎也預示了朝代更迭的不可更改的曆史規律。就在金王朝走向衰落的時候,蒙古族在北方的草原上興盛起來。蒙古人生性勇悍,性格剛烈,充滿了擴張的雄雄野心。金立國之初,就不斷遭受蒙古族人的襲擾,如今蒙古族日漸昌盛起來,似乎已經預示了金滅亡的命運。
更新換代附滿族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諸部,這位傑出的蒙古領袖在漠北建立起大蒙古國,蒙古族從此開始成為中國的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在成吉思汗的領導下,蒙古人的勢力漸漸強盛到足以與金對抗,而此時的女真已經處於走“下坡路”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