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春神句芒的來曆(1 / 1)

句芒,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春神,主管農時,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社會非常重要,在立春節的春祭習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立春日迎春神是立春節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中國自古就有春神崇拜的觀念,也沿襲許多迎春、祭春的習俗,但有關春神的神話傳說卻眾說紛紜。或說春神為青帝,或說春神為句芒,或說二者合而為一。也許原始崇拜與宗教混合,衍化出春神的種種稱謂。

春神句芒的傳說

句芒(或名句龍)是少昊的後代,名重,為伏羲臣,死後成為春神,主管農時。句芒的本來麵目是鳥身人麵,乘兩龍,經過曆史演變,我們現在在祭祀儀式和年畫中見到的形象為:春天騎牛的牧童,頭有雙髻,手執柳鞭,亦稱芒童。

兩千多年間,春神句芒的身世,在文獻中多有記載。如《呂氏春秋 孟春》:“其帝太白皋,其神句茫。”高誘注:“太白皋,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句芒,少白皋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為木官之神。”

《墨子 明鬼下》中也有關於句芒的傳說:“昔者鄭穆公當晝日中處乎廟,有神入門而左,鳥身,素服三絕,麵狀正方。鄭穆公見之,乃恐懼奔。神曰:‘無懼!帝享女明德,使予錫女壽十年有九,使若國家蕃昌,子孫茂,毋失鄭。’穆公再拜稽首曰:‘敢問神名?’曰:‘予為句芒。’”此處鄭穆公應該是秦穆公。據說春秋時,秦穆公是個賢王,能夠任用賢臣,曾經拿了五張羊皮把百裏奚從楚國人手裏贖回來,委托他擔當國家的重任;又能厚愛百姓,曾經赦免了三百個把他逃跑的好馬殺來吃的歧下野人,後來這班人感念他的恩德,幫助他打敗了晉國的軍隊,俘虜了晉國的國君夷吾;天地因為他有這些好德行,便叫木神兼春神的句芒給他添加了十九年的壽命。

而從字形來看,“句芒”的“句”字,像一個剛剛萌芽出土的小嫩芽,頭是勾著的,而“芒”字則是那些毛茸茸毛刺。“句芒”兩個字也就成了春天和生命的象征。

句芒的演變

對句芒神的祭祀,遠在周朝時就有,那時設有東堂,年年舉行迎春儀式,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唐代詩人閻朝隱有詩曰:“句芒人麵乘兩龍,道是春神衛九重。”

據“歲時記”記載,立春前一日,各級官府的屬員們率隊到東郊舉行鞭土牛、迎春儀式時,句芒總是隨其左右,有時還手執彩鞭。至於他所站立的位置,要根據五行的幹支而定。這種儀式中的句芒,一般不再是句芒,而被喚作“芒神”。芒神,既是春神,又兼有穀神的職能。一年的農事,甚至也在他的掌握和安排中。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還有一位叫簡狄的春神。簡狄是一位女神,屬於殷人神話中的角色。傳說她是有氏部落首領的女兒,不僅是千裏挑一的美女,並且極有慧性。在她正當花季少女的時候,喜歡四處巡遊的帝嚳(音庫)來到,為她的美麗所傾倒,於是向有氏首領求婚。已故神話學家丁山認為:“簡狄即愛神,亦即春神。春風時至,草木皆蘇,春神有促進生殖的能力,也就被大眾重視為生殖大神了。”

此外,還有《楚辭》中的東君,也被認為是楚國的春神。宋代詞人李邴《漢宮春》:“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卻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

延伸閱讀

簡狄的傳說

簡狄,有氏部落(今山西永濟西)首領的女兒,又稱簡、簡易。

傳說,她的美麗傾倒了帝,成了帝最寵愛的次。可是此後的兩年多,簡狄都沒有懷孕。有一年,帝帶著她重遊有氏部落。做母親的見她久未有喜,心裏焦急,就帶她去女娘娘廟燒香求子。路過玄丘的時候,簡狄頑皮的妹妹建疵慫恿姐姐一起下到山丘下的玄池去泡澡。兩人正在洗浴的時候,忽然一對燕子雙雙飛來,竟在池子裏裸露的石頭上下了一顆五色彩卵。簡狄好奇,以手取過,有心收藏,卻苦於無處安放,隻得含在嘴裏,誰知一不小心,那五色燕卵竟被她咽下喉嚨去了。當時就覺得一股暖流,從喉頭直達腹部,登時渾身酥軟,就這樣忽然有了懷孕的感覺。

簡狄也因此被視為生殖大神,愛神和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