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想使文章出類拔萃,成為“真由美”(真優美),不在修改上下一番功夫,行嗎(笑聲)……曾老師在這個導入語裏,繪聲繪色地描述“女同胞”梳妝打扮的情形,實則句句與修改文章相關,“揣摩”、“潤色”、“眉題”……強調修改文章。這種手法語言含蓄、幽默、生動、形象,引人入勝,引人深思,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追求卓越是當代人的口號,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擔當什麼工作,都要爭取做最好的,要有“精彩”的表現。
一輩子都用得著的技巧每一個人一年到頭天天都在講話,讓一個人一天不說一句話可能都辦不到,而通常一個人每天要說近千句話,多則上萬句話。因為講說是有快感的。所以很多人有強烈的講話欲,無論這些人講話的水平高低。他們都預示著這一點:他們的身上潛藏著巨大的能量,具有天生的“演講”才能。但是由於他們沒有經過訓練,素質不全麵的原故。所以他們往往沒有作出“突出”的業績,當然更沒有可能成為演說家,這些人如果選擇了合適的職業,他們當然有望取得好的業績,若掌握了技巧,自然會有所成就。
對有說話欲的人是這樣,對沒有渲瀉欲的人也同樣如此。好口才可以幫助一個人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有事業的人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美國人卡耐基從1912年就在美國開辦了“說話教室”,曾經參加過他的說話訓練班的人近80萬之多,這種情況是傳授其他技藝很少出現過的。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原因很簡單,現代社會的人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點謀生的本領,二三十年代的美國和今天我們的現狀差不多,都處在迅速上升期,事業、社交、集會和隨之而來的對人的全麵素質要求的提高,口才顯得日益重要。我們今天的情況更是如此,文化素質普遍提高,而大眾的口才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學習和掌握說話的藝術,已經成為一種必要。而且和其他專業技藝相比,事實上口才更為重要,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他們的一生將會從事多種職業,或徹底改變自己的事業。過去的專業知識,很可能派不上用場,而口才的技巧,卻是一輩子都用得著的。無論你是重新創立自己的事業,還是更換職業,或被升遷,她隻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一旦掌握了這種技藝,將受益終生,所以學習說話藝術的重要性,就不言而渝了。
為此:我們為您提供下列指導:
1為了一輩子都用得上的知識,花二天時間讀一本書是值得的。
2在學習這種技藝時,您不必為難自己,或許這本書您隻讀了一半,就已經掌握了全部技巧,所以沒有必要非讓自己把整本書讀完。
3看這本書,不一定非要從頭讀起,因為前四章重在講道理,而很多讀者,很可能不需要我們在這裏重複一些道理。
4所以我們歡迎你們拿起本書,直接從第五章開始讀起,這樣也許進入得更快。
5這是一本休閑的書,講授的並不是學問,所以您不別太認真。
6也不要介意有些地方似乎沒有讀懂。
7那怕您是從最後一章往前看,或隨便從那一節讀起,都不影響內容的完整性,更不影響對內容的理解。
8您隻需關心您所感興趣的內容,不要牽強去讀沒有興趣的部分。
9如果您需要證明您是能夠成功的,請認真讀這本書。
10如果您認為自己就是成功的榜樣,口才頂呱呱,您完全沒有必要讀這本書,如果您已經買下了這本書,那您就把她轉送需要她的人。
11如果您認為自己沒有口才,本書剛好可以給予您足夠的幫助。
12本書的章節標題,可以看作是章節的指南。
天天都開口既然,每個人每天都要開口講話,所以我們要規勸大家要能熟練的掌握說話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技巧的意識,能給您智慧,更能激發您講話的興趣,成為一個有趣味、風趣幽默的人,一個更受人歡迎的人。您不要一聽說技巧二字就皺眉頭,認為掌握技巧是一件很難的事,其實完全不是這回事,我可以肯定學習掌握“技巧”要比學習“技術”掌握“技術”容易得多。如果您還是有顧慮的話,那麼我們就把“技巧”二字扔回到知識的海洋之中去,讓知識的海洋把“技巧”完全淹沒掉,隻剩下知識而不見“技巧”了。
這樣,我們就告訴您,“技巧”也是知識,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就掌握了“技巧”。
那麼與“技巧”相關的知識該怎麼掌握呢?回答是:與“技巧”相關的知識就是知識,“知”就是知道,識就是能識別,知道其與其他之不同。所以與“技巧”相關的知識是隻要您知道並能識別她,就叫被您掌握了。您看掌握“技巧”是多麼簡單,您一聽就明白了。所以當您讀完這本書後,就再也不會有什麼會使您感到為難了。您唯一需要照著做的事,便是天天都開口,帶著“技巧”的知識,不放過任何開口的機會。
在這一節裏,我們還是給您提供一點指導:
1把每一次講話都當成一次“演講”的機會,因為您與過去已有所不同,因為您已經學習講說的“技巧”。
2先對下級,或尊敬您的人開講。
3在消除了“演講”的恐懼感之後,再麵對同級的同事、學員、科室職員。
4培養自己講話的興趣。
5對講過的話進行自我檢查,給自己打分。
6積極去發現“演講”帶來的好處。
7暫時把失誤擱在一邊,不要太看重因“演講”帶來的壞處。
8相信同一個錯誤,自己不會出現二次。
9同一個錯誤若出現二次,那就要相信肯定不會出現第三次。
10對出現的錯誤,永遠要用第9條的思維對待。
11因為四次出現同一個錯誤的可能性要比二次出現同一個錯誤的可能性小得多,大概是3/1000。這足以使您放心大膽的“演講”。
12口誤是難免的。
13隻要表現得穩重一點,就可避免口誤。
14追求“演講”中自我感覺良好的感覺。
15不甘於平庸。
16要“語不驚人誓不休”。
17相信一句偉人的話“失敗是成功之母”。
18如果這句話有百分之一是正確的話,您都會成功。因為說話錯了一百次,並不算多,有了這一百個“母”親,總要生一個成功的“兒子”。
為什麼不做“高手”
從前有一個年青人被分配到一個工廠工作,廠裏給他安排了一個技術工種,還為他安排了一個師傅。領導認為這個青年人有文化,素質高,一定能學好這門技術,對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後來通個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這個年人並不熱衷學習技術,就找了一個機會與他談心,問他為什麼不趁年輕學一點技術。這個年輕人回答說:我現在隻是趁學徒期間沒有工作的任務指標,好好玩一玩。致於學習技術,我相信如果我一生都做這個工作,那我的技術肯定是一流的,難道還需要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