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配教訓人的人最宜教訓人;愈是假道學愈該攻擊假道學。假道學的特征可以說是不要臉而偏愛麵子。
嫌髒所以表示愛潔,因此清潔成癖的人,寧可不洗澡,而不願借用旁人的浴具穢潔之分,結果變成了他人跟自己的分別自以為幹淨的人,總嫌他人握耀,甚而覺得自己就是汙穢,還比清潔的旁人來得好受,往往一身臭汗,滿口腥味,還不肯借使旁人用過的牙刷和手巾當然,除非肯把情人出讓的人,也決不甘以手巾牙刷公諸朋友這樣看來,我們並非愛潔,不過是自愛潔身自好那句成語,頗含有深刻的心理觀察老實說,世界上是有非善惡邪正等等分別,有時候也不過是人我的差異,正跟身體上的穢潔一樣所以,假使自己要做好人,總先把世界上人說得都是壞蛋,自己要充道學,先正顏厲色,說旁人如何不道學或假道學寫到此,我們不由自主的想到女鬼答複狐狸精的話:“你說我不是人,你就算得人麼?”
世界上有這許多掛牌醫生,仁心仁術,人類何以還有疾病不過醫生雖然治病,同時也希望人害病;配了苦藥水,好討辣價錢;救人的命正是救他自己的命,非有病人吃藥,他不能吃飯。
有導師而人性不改善,並不足奇;人性並不能改良而還有人來負訓導的責任,那倒是極耐尋味的反正人是不可教誨的,教訓式的文章,於世道人心,雖無實用,總合需要,好比我們生病,就得延醫服藥,僅許病未必因此治好假使人類真個學好,無須再領教訓,豈不閑殺了這許多人?
於是從人生責任說到批評家態度,寫成一篇篇的露天傳道式的文字,反正文章雖不值錢,紙墨也並不費錢人生之橋,已像但丁走了一半,然而“神曲倒無從下筆;談戀愛,參加抗戰,似乎年紀太大;吃素奉佛,似乎年紀還嫌輕;要創作似乎才盡,要研究恨欠缺訓練”到此時,他不寫說教式的文章,你還教他幹點什麼?
真的,人生中年跟道學式的教訓似乎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單就作家們觀察,也看得到這個有趣的事實有許多文人,到四十左右,忽然在文藝上麵,壓了救世的擔子,對於眼前的一切人事,無不加以咒罵、糾正。
巴爾紮克是發現四十歲女人的哥倫布四十左右的男人,似乎尚待發現聖如孔子,對於中年人的特征也不甚了解;所以論語季氏章記人生三戒,隻說少年好色,壯年好打架,老年好利,忘了說中年好教訓當然也有人從小就喜歡說教傳道的,這不過表示他們一生下來就是中年,活到六十歲應當慶九十或一百歲。
有一種人的理財學不過是借債不還,所以有一種人的道學,隻是教訓旁人,並非自己有什麼道德古書上說“能受盡言”的是“善人”,見解不免膚淺真正的善人,有施無受,隻許他教訓。
人,從不肯受人教訓,這就是所謂犧牲精神當然,從藝術的人生觀變到道學的人生觀可以說是人生新時期的產生但是,每一時期的開始同時也是另一時期的沒落譬如在有職業的人的眼裏,早餐是今天的開始,吃飽了可以工作;而從一夜打牌,通宵跳舞的有閑階級看來,早餐隻是昨宵的結束,吃飽了好睡覺教訓的產生也許正是創作的死亡此地我全沒有褒貶輕重之意,因為教訓和創作的價值高低,全看人來定就是我本人也不一定以為創作比教訓來得名貴有人的文學創作根本就是戴了麵具的說教,倒不如幹脆去談道學;反過來說,有人的道學,能以無為有,將假充真,倒可跟詩歌曆史謠言謊話同樣得算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