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果能嚴於攻己,又能恕以及物,為仁之道,其在是乎。

——明·朱舜水《恕》

有知識的人既能嚴格要求自己,又能寬以待人,這就是仁義之道。

小人嫉利而非嫉賢,悍婦妒欲而非妒美。

——明·黃道周《性無嫉妒論》

品德低劣的人嫉妒的是利益而不是賢能,潑婦嫉妒的是情欲而不是美貌。

嫉妒生於利欲,而不生於賢美。

——明·黃道周《性無嫉妒論》

嫉妒產生於貪圖私利,而不是產生於賢德美貌。

短不可護,護短終短;長不可矜,矜則不長。

——明·聶大年《座右銘》

自己的短處不能寬容袒護,否則短處就會永遠存在;自己的長處不應該自誇,否則長處就不會增長了。

得饒人處且饒人,退步行最穩。

——明·馮惟敏《醉太平·家訓》

能夠寬容別人就暫且給與寬容,留有餘地走路會更穩妥。

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

——明·佚名《名賢集》

器量小不是有德行的人,道德高尚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明·佚名《增廣賢文》

用責怪別人的心責怪自己,用寬恕自己的心寬恕別人。

將相頂頭堪走馬,公侯肚裏好撐船。

——明·佚名《增廣賢文》

將相頭頂上能夠跑馬,公侯的肚子裏能夠撐船。比喻氣量宏大。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

別人有了喜慶之事,不要有妒忌之心;別人遇到了禍患,不要有幸災樂禍的之心。

其心易盈者,正由其器小乎。

——清·魏源《默觚·學篇》

容易自滿自足的人,正是由於氣量小的原因。

忍得一時忿,終身無惱悶。

——清·曹雪芹《紅樓夢》

能夠忍耐一時的忿恨,終身不會有煩惱和苦悶。

正不容邪,邪複妒正。

——清·曹雪芹《紅樓夢》

正直不會寬容邪惡,而邪惡必然嫉妒正直。

覺人之詐而不說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責焉。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發覺他人有詐卻不揭穿,等待他自愧。如果是不知自愧覺悟的人,又何必責備他呢?比喻寬容他人。

責人者必自恕。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責備他人的人必然寬恕自己。

人無已,而每事自寬。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不停地責備別人的人,遇事必然寬恕自己。

攻之固益其德,安之亦養其量。

——清·申涵煜《省心短語》

駁解可以維護自己的德行,寬容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氣度。

不耐煩,幹不得事;不忍氣,做不得人。

——清·申涵煜《省心短語》

不能忍耐麻煩,就無法做成大事;沒有容忍的肚量,就無法做人。

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受不了冤屈,就做不成大事。

居心要寬,持身要嚴。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對待他人要寬容,對待自己要嚴格。

姑息必成大忍。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對待壞人寬容放縱,就會助長他幹更大的壞事。

越自尊大,越見器小。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越是自高自大,就越顯得肚量狹小。

胸中要有涇渭,然亦須氣量含宏,不可太生揀擇。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對人對事應該是非清楚,但是也應該具有包容別人過失的寬宏氣量,不要太過於苛刻。

度量放寬宏,見識休局促。

——清·王士禎《正家箴》

度量應該寬宏,見識不要短小。

待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

——清·陳宏謀《五種遺規》

待人要厚道,自我約束要簡約,責備自己要嚴,要求別人要寬。

容人之過,卻非順人之非。

——清·陳宏謀《五種遺規》

容忍別人的過失,並不是遷就他的錯誤。

能讀書,才必博;能養氣,量必宏。

——清·淮陰百一士《壺天錄》

能夠讀書學習,知識才會廣博;能夠修養心性,氣量才會寬宏。

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帶春風。

——清·張潮《幽夢影》

要求自己應該如同秋風一樣嚴厲,為人處事應該如同春風一樣溫暖。

氣盛物所尤,名高德之賊。卓哉先民言,士必先器識。

——清·楊汝穀《雜詩》

氣盛是一種過錯,名高是品德的禍害。古人說的話非常卓越,人必須首先要有器量和見識。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清·查慎行《三閭祠》

不要怨恨世上沒有了解自己的人,由於凡是庸人沒有不嫉妒有才能的人。

言人之短者謂種禍。

——清·魏裔介《瓊琚佩語·接物》

說別人短處的人實際是給自己種下了禍根。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清·李惺《藥言》

人不應該自己寬容自己,也不應該讓別人寬容自己。

嫉妒每因眉睫淺。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

嫉妒之心常常是由於眼光短淺而產生的。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清·金纓《格言聯璧·接物》

他人毀謗自己,與其辯解,不如寬容;他人侮辱自己,與其提防,不如感化。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讓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清·金纓《格言聯璧·接物》

對方有理,自己理虧,要讓人;對方理虧,自己有理,要寬容。

寬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無所容。

——清·金纓《格言聯璧·接物》

心胸寬厚的人不要讓他人有所依賴,精明能幹的人不要使他人無地自容。

持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待人當從有過中求無過。

——清·金纓《格言聯璧·接物》

要求自己應當從沒有過失中檢查過失,對待他人應當從過失中找出沒有過失之處。

人褊急,我愛之以寬容;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清·金纓《格言聯璧·接物》

他人氣量狹小,自己要仁愛寬容;他人用心險惡,自己要光明正大地對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