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如海涵春育,應接如流水行雲。

——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度量應如同大海一樣包容一切,應接事物要如同行雲流水一樣自如。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

——清·金纓《格言聯璧·處事》

處理難處之事情要寬容,與難處之人相處要寬厚。

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蓋一世,小人之心不勝其大而誌意拘守一隅。

——清·金纓《格言聯璧·存養》

君子的心有時可能很小,可是氣量卻能包容整個世界;小人的心有時也許很大,可是誌意卻局限在一個方麵。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清·金纓《格言聯璧·存養》

人的心胸,欲望太多就會狹窄,少欲就會寬闊。

事後而議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絲毫放寬,試思己當其局,未必能效彼萬一。

——清·金纓《格言聯璧·接物》

事後議論別人的長短,吹毛求疵不肯有絲毫的寬容,試想若讓自己去做那件事,未必能達到別人的萬分之一。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易經·係辭上》

兩個人齊心協力,力量可以截斷金屬;心意一致的言論,它的氣味如同蘭花一樣芬香。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詩經·大雅·靈台》

平民百姓都來做這件事,很快就會成功。

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衛靈公》

道義不同,不相互謀事。

和無寡,安無傾。

——《論語·季氏》

和睦就不會力量小,安分就不會有危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君子團結和睦卻不同流合汙,小人同流合汙卻不和睦。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論語·為政》

君子是團結卻不是勾結,小人是勾結卻不是團結。

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荀子·大略》

誌向不同,如何互相友愛呢?

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

——《荀子·王製》

用禮義區別等級就會和衷共濟,和衷共濟就會團結一致,團結一致力量就大,力量大就強盛,強盛就會戰無不勝。

令王良、造父共車,人操一邊轡而出門閭,駕必敗而道不至也。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讓王良、造父共駕一輛車,每人操縱一邊的韁繩駕車出門,馬車必壞而到不了路上。比喻行動不一致。

力不敵眾,智不盡物。

——《韓非子·八經》

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敵不過眾人,一個人再聰明也不可能無所不曉。

上下不和,雖安必危。

——《管子·形勢》

上下級不和,雖然表麵平靜,但必然會有危機。

見賢能讓,則大臣和同。

——《管子·立政》

見到賢人能謙讓,則大臣之間就會和睦團結。

以眾人之力起事者,無不成也。

——《管子·形勢解》

用民眾的力量建功立業的人,不會不成功的。

五味不同物而能和。

——《管子·宙合》

五種味道不同的東西,但能調合在一起。

天下勝,是故合力。

——《商君書·畫策》

取勝於天下,是由於齊心合力。

專一則勝,離散則敗。

——《尉繚子》

團結一致就能取得勝利,分開離散就會造成失敗。

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尚書·泰誓中》

同心同德為國家建立功業,就會長治久安。比喻團結一致。

百姓不親,五品不遜。

——《尚書·舜典》

百姓之間不和睦,五倫之間就會不謙讓。

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誌。

——《國語·晉語》

品德相同,則會同心;心相同,則會有共同的誌向。

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國語·周語下》

眾人一心可以變為堅固的城牆,眾口一致,可以把金屬熔化掉。

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戰國·楚·屈原《離騷》

方和圓如何能吻合在一起,誌向不同的人如何能和平相處?

積羽沉舟,群輕折軸。

——《戰國策·魏策一》

羽毛積聚多了能把船壓沉,輕微的東西聚集在一起會壓折車軸。

萬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無不中。

——戰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本生》

萬人拉弓共同射一個靶子,沒有不射中靶子的。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禮記·樂記》

昆蟲禽獸相同種類聚集在一起,草木植物分為群落而生長在不同地方。比喻氣味相投的人糾集在一起。

聖人先忤而後合,眾人先合而後忤。

——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

聖人是開始有不同意見,然後在此基礎上求團結;一般人是開始聚合在一起,隨後因不同意見而分手。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

——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

千人同心就會具有千人的力量,萬人異心就會出現沒有一個人有用的局麵。

用百人之所能,則得百人之力;舉千人之所愛,則得千人之心。

——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

運用百人的能力就能得到百人的力量,集中千人的喜愛就會得到千人的擁護。

眾智之所為,無不成也。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把眾人的智慧聚集起來,沒有辦不成的事。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使用集體的力量,則戰無不勝。

四馬不和,取道不遠。

——漢·劉向《說苑·敬慎》

拉車的四匹馬如果不和睦,就走不了多遠的道。比喻行動不一致。

聲同則處異而相應,德合則未見而相親。

——漢·劉向《說苑·尊賢》

聲律相同,即使在不同地方也會響應;品德一致,即使未見過麵也相親近。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廟之榱,非一木之枝。

——漢·劉向《說苑·建本》

價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隻狐狸的皮能夠縫製成的;宏大的建築所需要的椽子,不是一根樹木的枝條可以做成的。

麋鹿成群,虎豹避之;飛鳥成列,鷹鷲不擊。

——漢·劉向《說苑·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