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舉世聞名的青花瓷器(1 / 3)

青花瓷器,無論是現在還是古代,中國或是外國,都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歡迎。青花瓷器是指應用鈷料在瓷胎上繪畫,然後上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呈現藍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那麼青花瓷器有哪些特點呢?

青花瓷器是一種釉下彩,所以比起其他釉上彩繪瓷器來有許多獨到的好處。由於它的彩在釉下,所以就不易磨損,而且也不受外界空氣、酸、堿等腐蝕氣體和液體的影響,紋飾永不褪色。一般釉上彩和鬥彩、五彩瓷器的色料都是加著色劑的鉛釉,而且均需進行一次高溫、一次低溫的兩步燒製工序。而青花不同,其釉和青花料中無鉛,也就避免了鉛的毒性對人類的危害。因此用青花瓷器作為餐具或者其他飲食用具比任何釉上彩繪瓷器更為適宜,這是青花瓷器在實用價值上的最重要的優點。所以,在國內從高級賓館、飯店到一般民用的餐具,大都采用青花瓷器,就是在歐美一些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人們也都喜愛用青花瓷器作為餐具。青花瓷器不僅實用,而且它的白地藍花,給人一種明淨、素雅之感。

青花瓷器雖然是一種單色的釉下彩,但由於彩料煉製精細,故繪畫也就自然流暢。釉下彩畫時隻要把彩料的濃淡、深淺、線條的粗細、布局的疏密和圖案的大小等技法處理得當,就能使畫麵層次多,色階豐富。並顯示出清新明麗的統一風格,使人感到輕巧而不渾厚,穩靜而不沉重,有無限的變化和不可思議之美。如果在一個小的茶杯上,繪上幾筆青花藍草,或者在一個普通的碗上畫幾筆牛頭花,或者在一個高級瓷瓶上畫上精工細作人物畫,都是那麼美麗,既像西洋畫中的素描,又像國畫中的水墨畫。

另外,青花瓷器的原料是含鈷的天然礦物,我國雲南、浙江、江西都有出產,也可以從國外進口,有充裕的原料可供使用。

青花瓷的這些優點,是其他瓷窯各類品種的瓷器無法與之相比的。它一經出現,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發展起來,使景德鎮迎來了空前的繁榮。青花瓷器成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產品遠銷國內外,成為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而聞名於世。

青花瓷器之所以具備上述這些優點,是與古代陶瓷匠師的辛勤勞動和聰明智慧分不開的。在長期實踐中,他們不斷摸索,終於熱練掌握了製作青花瓷器的技術,這就是青花料的選擇和高超的燒窯技術。

作為青花料的鈷土礦,在我國的雲南省、浙江省、江西省均有蘊藏。雲南的玉溪窯、浙江的江山窯、江西的景德鎮窯,附近都產青花原料,要做成好的青花瓷,首先要選擇好的青花料。

青花呈色的主要著色劑是氧化鈷。鈷土礦是一種含鈷、錳,鐵等較複雜的礦物。我國古代製瓷工匠最早燒青花是采用鈷土礦原礦作繪畫的青花料,但色調不美觀。為了改善青花料的著色效果,從明朝開始,製瓷工匠把鈷土礦進行淘洗、煆燒、選擇、研磨,並根據青花料的顏色粗細,分為“上料”“中料”“下料”三種。“上料”是製作高級青花瓷器所必需的,而“下料”隻能製作粗劣的青花瓷。色料的磨細程度不僅影響畫工,特別是對青色的顯色來說很重要,色料愈細愈能使顏色均勻調和且容易繪畫。

當畫工在瓷坯上繪好圖樣後,再掛上一層釉漿,就可裝入窯爐燒製。在燒成過程中,必須嚴格控製窯爐的火焰氣氛,窯爐點火以後,爐內溫度逐漸升高,當釉開始熔融後,窯爐的火焰氣氛必須成為還原性,而在燒成的最後階段需要中性。青花的色調是隨著窯的溫度及火焰性質而有很大變化的。假使火焰為氧化焰,就是用上等的青花料,也不會顯示出美麗的藍色,而會變成略有汙染的黑色,如果窯爐溫度過低,青花料也不可能與釉很好地結合而變成美麗的藍色,若是溫度過高,顏色雖美,但由於釉的粘度太小發生流動,再加上青花料向四周擴散開來,從而圖樣就會流散得不像樣子。所以燒製青花瓷器的燒成溫度一般以1320℃左右較為適宜,燒成火焰以還原焰為好。再加上配合青花瓷器的釉,其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下白釉微泛青色。這樣藍色的繪畫通過淺青色的透明釉表現出來,可以說是給青花瓷器增加了典雅的深厚意味,並洋溢著一種雅潔、恬靜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