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凡事都應該有個度。”元宵雖營養豐富,口感極佳,可是吃多了也會吃出病來。這是因為糯米屬於黏性食物,本身就黏膩難化,做成了元宵之後,就更難消化了,吃多了胃裏就會不舒服。尤其對一些老人、兒童等腸胃功能很弱的人群來說,需要特別注意。另外大家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元宵吃著吃著就會感到很膩,那是因為元宵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油脂。不難想象,元宵當中的糯米粉本身就是碳水化合物,內餡主要以果料和純糖為主,再加上比例不小的植物油或者動物油,所以熱量相當高。因此,即使在元宵節,元宵或湯圓都不能當做主食大量食用。另外,特殊人群最好少吃或不吃傳統元宵,如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一定要限量。春節期間很多暴飲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腸炎,而多吃元宵更會加重胃腸負擔。
那麼如何吃元宵,才能保證美味與健康兼收呢?首先,早餐不宜食用元宵。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很多家庭是一大早飯桌上就擺上了元宵,有的家庭甚至早餐隻有元宵,這樣就是大錯特錯了。元宵是高熱量、高糖分的食品,還含有一定的油脂,本身就不適合當做早餐吃,因為人們早起時,腸胃的功能相對來說是最弱的,元宵外皮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在腸胃功能弱的時候吃這種不易消化的食物,會影響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元宵最好不要當做正餐來吃,可以選在上午九點多或者下午加餐的時候吃一點,另外吃時最好食量減半,比如平時能吃四兩米飯的,元宵吃二兩就足夠了。如果把元宵當做正餐的話,需要注意在吃元宵的同時,最好不要再吃其他含糖量高的食品,主食也要減量(一般來說吃三個元宵就要減去半兩主食)。夜宵的時間如果離睡覺時間很近的話,則最好不要把元宵作為夜宵食用,因為這類食品不好消化、排空慢,也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再次,吃元宵的時候可以喝一些煮元宵的湯,因為一些微量元素、營養素就溶在這裏。因此吃元宵、湯圓最好要喝湯,這樣還可以促進消化吸收,即民間常說的“原湯化原食”。不過喝湯一定要注意,元宵已經很甜了,不宜在湯裏再加糖。如果吃的是鹹湯圓,可以在湯裏放些小蝦米及蔬菜,補充營養,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調味料。除此之外,也可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吃元宵。中醫提出,如果吃元宵的同時與維生素、纖維素含量豐富的蔬菜、水果搭配食用,可均衡營養並助消化。
元宵、湯圓最好隨做隨吃。每年元宵節期間,醫院急診室都會接診誤食變質元宵、湯圓而引起食物中毒的患者。由於元宵和湯圓是用糯米粉製成,糯米粉中含水量較多,若買回來久放,很容易出現變質現象;即便放在冰箱保鮮食用,也會破壞它原有的味道;買速凍元宵、湯圓最好查驗出廠日期,買回後不宜過久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