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中秋節飲食重時令(3 / 3)

糖尿病人不能吃含糖的東西,這已經是常識了,所以一些節令食品都推出了所謂“低糖”產品,月餅也不例外。每到中秋就會見到很多廠家都推出“低糖”月餅,不過這種月餅是否真的是低糖,含糖量到底有多少,還需要權威機構的嚴格認證。目前無糖月餅使用了其他甜味劑代替蔗糖製作月餅,對血糖控製有一定好處,但仍然不能改變月餅高脂肪、高熱量的特點。像一些有質量保證的廠家所出的“低糖”月餅,糖尿病人倒是可以少吃一些,但像一些打著“低糖”旗號而實際隻是普通月餅的,糖尿病人如果食用的話,會導致血糖大幅度提高,因為月餅畢竟是高糖食品。而對於本身是糖尿病人,而同時又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病的患者而言,如果吃太多含糖月餅的話,會導致腸胃負擔加重,並且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血液主要集中在胃部而身體其餘部位供血不足,頭發沉、頭暈,嚴重的會加重心髒缺血程度,甚至可誘發心肌梗死。

節令食品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就是要背負特殊使命,如在節日當中具有祭拜意義的祭拜食品。第二就是這種食品一定要美味可口。如今每逢中秋,各個廠家都會推陳出新,在月餅這個大家族中,巧克力月餅作為新寵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尤其是年輕人更加容易接受這種新口味。可是,如果從健康的角度出發的話,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品嚐這種新鮮美味的。因為巧克力本身就是一種高熱量食物,再加上月餅的高熱量,內火大的人吃了巧克力月餅的話,就會進一步加重內熱,影響健康。其一會增加消化負擔;其二食物堆積在胃部,會影響呼吸功能,導致胸口發悶、憋氣,使心肺機能受損。

雖然中秋節是在秋季,而不是在炎熱的夏季,可是冰皮月餅仍然很受大家的歡迎,其新穎的外表和爽快的口感經常使人流連忘返,就像冰點蛋糕一樣,一推出就很快贏得了市場。可是這種偏冷的月餅更是秋季時令的飲食大忌,因為秋季本身氣溫就很低,在平常飲食上,人們都應該忌寒涼。而對於脾胃虛寒者,連喝涼開水都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甚至是痙攣,就更別說吃冰皮月餅了。月餅是一種偏熱性的食物,內火大的人不宜多吃。那麼,有些人可能就會說,現在這種冰皮月餅不是正好彌補了這種缺陷嗎?可是事情正好恰恰相反,體質偏熱的人吃了冰皮月餅之後雖然會感覺到短暫的爽口,但是“物極必反”,大寒反而會激發出大熱。經常有人在食用過冰皮月餅之後就開始出現不良反應,比如大便不正常、渾身發燙、血熱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使血粘度升高,從而使心腦血液供應不足,導致頭暈、胸悶、呼吸急促等症狀出現,個別人甚至會突發休克。所以說,冰皮月餅雖然美味,也不是人人可食。

(四)如何正確吃月餅

說來說去都是月餅的缺點,可是這麼美味的東西確實又讓人無法割舍,那麼到底哪些人能吃月餅,怎麼吃才是健康的呢?如果您身體健康,便可放心享用月餅的美味,但注意要適量。一般月餅最不利健康的部分是餡料,每人每次最好吃不超過半個,並且要細嚼慢咽,防止消化不良。吃月餅時,建議不要幹吃,應該同時喝熱水,最好是以茶相伴。由於月餅的糖分及脂肪含量都很高,一般人吃月餅後常會有飽滯感,因此吃月餅後泡一杯花茶或者綠茶可以消解月餅的油膩感,且有助於消化。尤其是對一些吃完月餅後打嗝的人群,建議下頓飯的間隔要長一些,並多喝綠茶。第二天早起後,千萬不能吃幹食,如大餅、油條、糯米等,否則胃腸功能將更難恢複。如果發現吃完月餅之後有臉色發青、發紫等現象,說明血液供應出現了問題,應立即就醫。

每到中秋,月餅都會被當做一種禮物互贈親友,而一般家庭過節時,接受饋贈的月餅數量都會很多,一般都能吃到節後,甚至更長時間。而月餅雖然有硬外殼包裹,但是放置時間久易引起餡料變質。月餅的餅餡一般分為軟硬兩種,軟餡中含水分較多,隻能保存7-10天,而硬餡月餅則可保存一個月左右。如果吃了變質的月餅容易發生食物中毒,所以最好吃新鮮的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