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風雅頌(2 / 2)

古往今來,來到西湖,並且喜歡上此地的美景,愛上此地的好茶的名人更是數不勝數。正所謂“惺惺惜惺惺,英雄識英雄”。能夠來到這裏探一究竟的,自然也大都是具有一定品味的文化藝術界人士,當然其中也不乏很多的商務人士、政界官員。而這也正是茶館的經營之初所作的設想——將茶館打造成為一個高端的會員製私人會所。既能為他們提供一個相對私密安靜的空間,還能為他們奉上周到舒心的服務。

當然如此一來,對於茶館人員的管理,就提高了一定的難度。因為進進出出的客人,都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各界精英,那麼全體員工在招聘培訓的時候,他們所接受過的教育程度,成長背景以及價值觀念等,就必須考慮在內了。一個團隊,隻有具有方向一致的共同理念,遠大實際的價值觀,在努力的過程中追求著一個共同的目標,才能夠將自己的專業精神、敬業精神發揮到極致,也才能夠把茶館最終做大做強,同時也拓展了自己的長遠發展道路。

正因為風雅頌茶館對員工管理的一個高標準要求,現如今的他們,已然擁有了一個非常強大的管理團隊,以及一批訓練有素的高素質員工。而他們將自己的會所定位為公司化管理模式,而非家族式管理模式,也是與很多其他類似的茶館不同的一個顯著特色。

雅,在《詩經》中,又分為“大雅”、“小雅”,主要是西周皇室,以及一些貴族文人的作品。而雅致的品茶會所、典雅的品茶環境、文雅的會所員工,都將會是顧客們再次光臨風雅頌的理由。

頌,莊重古樸的品茶環境

風雅頌會所,從最初的籌備建設,到嚴格的招兵買馬,再到最後的裝修開業,前前後後一共花費了三年之久。而這並不以短期盈利為直接目標的遠見卓識,也的確讓人唏噓不已。

當然,這三年的準備時間,也確實讓風雅頌做到了厚積薄發。會所軟環境的成功營造,其中那古樸中式、獨具匠心的裝修風格也是風雅頌會所個性化的一個顯著標誌。

有比較才會有優劣。步入風雅頌茶館的每一位顧客,都會驚異於該會所每一個細節的處理,不僅僅是在其獨特鮮見的設計理念,還有邊邊角角都能夠發現精細的家私配飾,人性化般細心體貼的燈光處理,更有茶藝師從服飾,到服務細節的周到圓滿。

對於這樣細致的工作,吳總這樣說道:“經營茶館,其實就是在經營一種獨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精髓,以及內涵就必須要流淌在茶館的每一個角落;也隻有那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曆經了時光沉澱的茶館才會曆久彌新,越來越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走進風雅頌茶館,顧客們的心情會陡然寧靜下來,思想,也仿佛隨著周圍的環境,變得突然更加睿智了一些。平日的工作,實在是繁雜,而隻有坐在這樣的靜謐環境中,我們的頭腦才有了一絲機會開始思考。

的確,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人生的經營,其實也就像衝泡茶水一樣:茶湯會由濃變淡,茶味也會從最初的厚重變歸為清淡;這多麼像一個人的經曆啊,由盛年的濃鬱變為中年的穩重,再到老年的寧靜平和。

頌,在《詩經》裏,專指一些宗廟曲目。而在中國,很早就有“禪茶一味”的說法。早期時候茶在民間的推廣普及,也要感謝很多寺廟僧人們的“推波助瀾”。

而對於真正熱愛茶飲的朋友來說,飲茶就像參禪,在平日忙忙碌碌的生活之中,跌倒之後總是來不及思考。而能夠有機會放慢自己的生活節奏,早日悟出其中的奧妙,自然會有助於我們更積極地生活。哲學家說,一個擁有樂觀豁達的心態的人,才會真正知道,在這短暫的一生當中,我們需要追求什麼,以及需要舍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