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尚泉茶韻(1 / 2)

品茗尚泉樓,悠然浸茶香

——記濟南尚泉茶韻茶館

宋時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早在唐宋時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聞名四海,並獲得“天下第一湖”的美譽,2009年,更是被中國世界記錄協會授予“中國第一泉水湖”的稱號。

對於這片即使孤芳自賞,也依然能夠自得其樂的清清湖水來說,不管周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好,還是冷冷清清的三兩身影也罷,它都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美,不討好、不做作。而這也正是她一直在歲月的波光碎影中沒有被人忘卻的真正原因!

如今,人們來到濟南的大明湖畔,又多加了一個原因,那就是矗立在明湖如鏡,柳蔭綿綿的小東湖的東岸,一座仿佛是穿越曆史的古典式建築——“水雲居”,它悄然佇立在那裏,就像是一位戴著麵紗的年輕姑娘,在等待著自己心中的情郎。

即使是站立在門外不遠處,也能夠嗅到那繚繞在廊簷窗欞上的茶香餘味,用力呼吸,突然就能夠明了書中所謂超脫的滋味。

或許在白天耀眼的陽光照射之下,散布周邊的綠影粉荷,若隱若現的林立高樓,都多多少少能夠奪走你眼角的一些餘光,讓人不禁感歎在繁華都市深處,竟然還隱藏著一個仙境般的場所,讓人讚歎的同時,不由得心馳神往。

而若是有耐心等到了夜幕的降臨,瞬間閃耀在眼中的,則隻有那五光十色,滿身璀璨炫目的“水雲居”。什麼高樓大廈,什麼車水馬龍,什麼高薪厚祿,什麼美女佳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統統都不能夠讓我們的心思離開這座充滿誘惑力的建築一步,或許一寸、一秒也都是妄想。

就讓什麼燈紅酒綠的夜店,自個兒去瘋狂地搖擺吧;就讓什麼煽情刺激的電影院,獨自去呼喊鮮血眼淚吧;就讓什麼小資情調的咖啡慢搖吧,一個人享受浮誇的寂寞吧……你我,都是生活在實實在在世界中的人,就連一心想要在苦海中尋求解脫的佛家,或者是在塵世中曆練出真知的道家,都希冀在這淡淡的絲屢茶香中,找到些許指點,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們,還不緊跟腳步,也前去碰碰運氣,探個三四五六呢?

天圓地方,祥雲福瑞

跨過門檻,置身其中,一縷縷寧靜而致遠的意境彌漫開來。

無論是路過茶堂還是經過樓梯,都有雲紋圖案的吉祥祝福。它傳遞著天地自然、人本內在、寬容豁達的東方精神的吉慶祥和的美好祝願。

四周的散座有機地圍繞於圓形茶堂周圍,中心的水琴與圓頂在對唱。

茶架上的陶塑傾聽著她們的對話,嗅著縈繞的茶香,姿態各異的茶壺炫耀著她們的美姿。

木作上的圓圈似漣漪般散去,老榆木的茶桌造型自然閑適,與整體空間的自然古樸相融相進。

櫃台造型古樸純真,不失自然之天性,炭化木條做成的長方體頂在燈光的照射下,投射出斑駁具有線條的光影效果。

藤編線條的各種燈飾造型,自然古樸,貫穿於整個空間,使得空間古樸、高雅、自然舒適。

“天圓地方”的空間元素,讓一切都是如此的和諧,讓我們不由感歎設計師的偉大,造物主的神奇。

泉水泡茶,相得益彰

清代有位文人,名叫張大複,曾經在自己的《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隻八分耳。”而茶之鼻祖陸羽也曾經在《茶經》中,專門列有一章,來說明煮茶之水,對於茶味、茶香的重要性。

由此看來,在品鑒茶茗之時,能夠將煮茶之水追求到極致,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茶迷!而在尚泉茶韻館裏,他們當初選擇做茶館的初衷,也正是在此,“尚泉”的涵義正是“崇尚泉水泡茶”。

雖然教育上“創新”二字經久不衰,但是在語文課本上,很多名人佳作已然傳承了好幾代都經久不衰。還記得其中有一篇文章就是記述山東濟南的趵突泉,書中插圖上湧流不止噴出的白亮亮的水花,在兒時孩童的眼中,就跟珍珠翡翠一樣耀眼,讓人向往。

濟南一向都以泉水而聞名全國,不但有聞名遐邇的趵突泉,還有景如其名的珍珠泉,在20世紀幾乎是隨處可見的泉眼,大大小小不計其數,被人們稱之為“泉城”,能夠羅列出來曆名號的更有七十二口之多。

所以在濟南這樣一個泉水文化本來就很豐富的城市,將泉水與曆史悠久的茶文化嫁接在一起,相得益彰。

有這樣一副茶聯描述煮茶泉水與茶葉的奇妙組合:“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圓。”讀罷之後,每每讓人不由拍手叫絕,好一番甘泉香茗的絕佳伴侶,雖未煮水泡茶,可是那字裏行間,似乎早已經有一縷縷暗暗的茶香悠然飄進了心間,浸潤了我們的靈魂。

日照雪青,茶香味濃

尚泉茶韻在開辦之時的主旨,就是弘揚山東的本土茶文化,店裏的主打茶葉,也是首選山東特有的茶品,也就是日照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