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淥羽(2 / 2)

作為館裏最資深的茶藝師,館主相當注重茶館中為顧客們所營造出的文化氛圍。她總是說,喝茶第二,感受第一。

而一些經常來到店裏光顧的老朋友們,也無不迷戀此處的茶藝表演,總是說淥羽茶藝館的茶藝最是正宗。每到周末,或是提前知道館中要舉辦一些書畫活動之時,茶友們必定會提前來電預定出座位來,絕不錯過這樣一次精神與五官的絕佳享受。

就這樣,一個店麵不能滿足客人們的需要,館主另開了分店,正宗的茶藝表演,茶舞欣賞每周都會按時上映,真是讓當地的愛茶之人,以及慕名而來的客人們直呼痛快!

讓茶藝師撮上一撮普洱,放進宜興老泥紫砂壺中,寬水燜泡,少頃,觀湯,品味,細細感覺普洱那由內而外彌漫出來的,醇厚、綿長、溫和而底蘊十足的陳香。那香與烏龍的霸道、綠茶的飄逸相比,是不是更接近人生的味道呢?

行家都說喝龍井要聽古箏,而喝烏龍則必須要聽琵琶,那麼能夠與普洱相配的就是古琴了吧。可是無論哪樣,搭配起來感受,才會讓人不由得從心底發出一聲感歎:“這樣的生活才叫做享受人生啊!”

挑水沏茶 獨此一家

其實當地的茶館,當然不會是隻此一家,可是為什麼這裏的茶水品嚐起來,就是和別家的有那麼點兒不同呢?原來除了茶葉的品質要有保證之外,泡茶用的水也是相當地講究。

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曾經就有專門的文章評論煮茶之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對於井水,淥羽主張“取汲多者”。

而在淥羽茶藝館,用來泡茶的水,從來都是從離館稍有些距離的一口井裏挑來的。有人或許會說,用自來水有多大區別呢?或許在人們的眼中,兩種水衝出來的茶沒有那麼明顯的區別,但是在精益求精的館主心中,水的品質,也要像那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語所說的一樣:“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說到挑水,也難免讓人頭腦裏浮現出扁擔悠悠的場景。在如今到處都是鋼鐵水泥、車輪尾氣的快節奏生活時代,所有人的生活幾乎都是步履匆匆,是不是很難想象在這個城市竟然還能夠讓人找尋到人工精心釀製的一份淡然心情?

在淥羽茶藝館,那扁擔搖晃出來的不僅僅是那一捧甘甜的井水,還有讓人早已經遠逝的童真與簡單。

贈彼一杯,茶香一輩

有了精選的茶葉,有了上好的井水,把每一個細節之處都放在心上的淥羽茶藝館,當然對這容器也絕不馬虎。

有人曾經說過,杯子,是不能夠輕易被選作禮品的。因為杯子,同時還有“輩子”的諧音,如果你送人家杯子,就是要付出如此的感情一輩子的意思。

在淥羽茶藝館,經常過來坐的常客是屬於會員製一類的。對於這樣的客人,他們一般都會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特製茶杯,上麵還特意寫上了名字,各種筆體,很有韻味,也讓客人在這裏特別有歸屬感。有的客人在這裏,甚至有好幾個杯子,喝綠茶的時候或許是個大杯,而到想喝紅茶的時候呢,也許就會換上了另外一個精致的小杯。

淥羽茶藝館自開張迎賓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堅持著這樣的一個口號,即:以誠為本,以和為貴,以禮待人,以質取勝。而經過這十個年頭的歲月錘煉,淥羽人對待傳播茶文化的那種熱忱就一直都不曾消逝過。

談到這些年經營茶館遇到的煩心事,館主一臉淡然的笑容。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想要撐起一個茶館,不但要找好質量靠得住的茶葉貨源,服務人員的招聘方麵也是相當地重要。因為茶藝師相對來說也屬於技術型人才,而對於文化氛圍要求濃厚的茶館來說,即便是一個小小的收納,對其氣質也是要求非常高的。所以,當初為了能夠打造一間夠檔次的休閑型文化氣息茶館,館主在招聘人員的過程中可是煞費苦心。

有位哲人說的好:“如果結局是喜劇,那麼過程中有多悲慘我也能夠忽略不計。”大概正是在這種樂觀積極的情緒下,館主才能如此平靜地回憶當初創業的艱辛與不易吧。

如果說相遇簡單,隻需片刻;而忘記卻很難,往往需要我們一輩子的時間。但是在來過淥羽茶藝館,記住這裏的笑容,熟悉此地的茶香之後,我想我們是找尋不到理由,來把她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