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咱為了躲過衛士和暗探的監視,讓鐵穆耳到澡堂去洗澡,又讓澡堂的管理人員“偷偷地用酒代替水灌到水道中,通過管子放進浴池內,他們便喝到了酒”。
後來,鐵穆耳與裏咱在澡堂偷偷喝酒的事被看守發現了。看守報告了忽必烈,忽必烈大怒,強行把鐵穆耳和裏咱分開,並派人暗中將裏咱殺掉。在忽必烈的管教下,鐵穆耳的嗜酒惡習逐步得到了控製。後來,鐵穆耳當了皇帝,想到忽必烈的教誨,徹底地戒了酒。
忽必烈處處以國家大局為重,不讓兒子們生活奢侈,也不把他們留在京師享清福,總是把他們派到國家最需要、最為艱苦的地方去,讓他們為國效力。
比如,他讓兒子那木罕和闊闊出率軍去平定海都叛亂,當時,與海都作戰,不但最為艱苦,也最為危險,隨時都可能喪失生命。忽必烈並沒有考慮到兒子的安危,讓他們長期防守邊疆,連續同海都作戰,後因昔裏吉叛亂,被俘送欽察汗國的忙哥帖木兒處。後來,雖然被釋放,但受盡了折磨和痛苦的煎熬。
第六個兒子忽哥赤也被派到雲南。當時,雲南剛剛平定,人心不穩,撫定工作十分艱苦且危險。忽哥赤到達雲南,與張立道一起,積極工作,取得不少成績。
但雲南三十七部都元帥寶合丁心懷異誌,忌刻忽哥赤來雲南稱王,蓄謀加以殺害。一次,寶合丁詭稱設宴招待忽哥赤。在酒中秘密下了毒藥,賄賂上下,無使泄其事。
後來,張立道知道了這件事,立即前住求見,當時,忽哥赤正和寶合丁等人宴飲,守門人堅決不讓張立道入內,張立道與之大聲抗爭。忽哥赤聽到張立道的聲音,使人召入。
張立道揭露了寶合丁的陰謀,並說酒中有毒。忽哥赤趕忙將手探入口中,欲使所飲酒食吐出來,然而,為時已晚,口腔中肌肉已經腐爛,當天晚上,忽哥赤就離開了人世。
忽必烈聽說忽哥赤被害以後,十分悲痛,仍然沒有改變讓皇子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磨煉的做法。忽必烈發動征南之役,又讓兒子脫歡率軍去承擔這一既艱苦又危險的任務。脫歡雖然盡了力,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忽必烈大怒,責令其改鎮揚州,終身不許入覲。
忽必烈又讓七子奧魯赤鎮守吐蕃,也甚艱苦。此外,忽必烈又曾讓真金“撫軍稱海”,讓愛牙赤參加討伐乃顏叛亂等。
從有關史料可看出,忽必烈除了將真金大部分時間留在自己身邊以外,其餘兒子大多沒有留在繁華的京師,而是派到國家最需要的、最為艱苦的地方去,可以說,忽必烈為了國家的前途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全部親人。這種不讓自己的子孫在繁華的都市享清福、不讓他們奢侈腐化的做法,十分難能可貴。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能齊家,而後能治國”,忽必烈把國家治理得較好,是與他的“齊家”有著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