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行為文明(2)(1 / 3)

吃西餐時應右手持刀,左手握叉。先用刀把食物切成塊,再用叉送入嘴裏,吃正餐時,刀叉的數目與上菜的道數是相等的,排列有序,取用亦應有序,吃一道菜換一套刀、叉。暫時離開時,刀、叉應交叉擺放或擺成人字,以示尚未吃完。若將刀、叉並攏放在盤子上,刀右叉左,叉麵向上,就表示不想再吃了。

麵包應在上湯之後吃,可用手撕下一塊,用刀塗上奶油或果醬。把整塊麵包托在手上吃,用叉子叉著麵包吃或把麵包浸在湯中撈出來再吃都不合適。

喝湯不能端著湯盤喝,必須借助於湯匙。

吃魚應以刀切開,用叉取食。吃肉的時候,應割一塊吃一塊,不應把整盤食物都切成小塊再來吃。吃雞肉時,也應先切下一片,再用叉取食,直接用手撕扯是失禮的。魚刺或骨頭可吐在叉子上然後放在碟子裏,用手直接去取或吐在桌子上都有失斯文。

吃豆子時,可用叉麵就食,不要一顆顆地叉著吃。吃麵條可用湯匙輔助叉子,亦可隻用叉子,但不能用刀把麵條切斷再吃。吃點心必須用叉子,並且可用叉麵鏟起來吃。

吃西餐的席間不許抽煙,隻有咖啡上來了,表示筵席結束時,方可抽煙。喝咖啡或茶時,如果供應的是方糖,應當用專用夾子(沒有夾子時用手),而不是用茶匙去取方糖。

喝咖啡或茶時,應拿起杯子喝,喝時茶匙應放在茶盤上而不能放在茶杯裏,不能拿茶匙一匙一匙地舀著喝。喝時最好用一隻手拿茶盤托住茶杯,以免咖啡或茶汁滴到衣服上。飲茶時必須放下任何食物,那種喝一口吃一口地交替不停的做法,會被人看作是沒有教養。

吃西餐時,不能拒絕對方的敬酒,即便你不能喝酒,也要端起酒杯回敬對方,為表示熱情要與對方碰一下杯,然後把杯子送到嘴前表示喝的動作。不可用雙手比劃自己不會喝酒或不能喝,酒動也不動,這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行為。

吃西餐應特別注意水孟的使用,弄不好會鬧出笑話。凡是上一道用手取食的食品,如雞、龍蝦、水果等,通常同時送上一個水盂(銅盆、瓷碗、水晶玻璃缸),水上漂有玫瑰花瓣或檸檬片,但它不是飲料,它是西餐講究的洗指碗,置於左側的上方,把手指浸入水中,輕輕洗涮一下,然後用餐巾擦幹手指。

在進餐過程中,不宜緊靠椅背,或緊貼餐桌,把胳膊放在桌子上,這是很不文明的。不要隨意脫去上衣。鬆領帶或把袖子挽了又挽,也不要邊抽煙邊進餐,手弄髒了,不要亂擦,也不要用嘴去吸吮。總之,進餐中的一舉一動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你的形象在無聲的一舉一動中顯露無遺。

觀看演出大凡重要的文藝演出活動,劇場一般要為賓客準備好充足的座位。在觀看文藝演出時,七至八排為最佳座位;看電影,十五排前後為最佳。觀眾往往先行落座,而貴賓在開幕前由主人陪同入場,此時,觀眾應禮貌地起立鼓掌歡迎。

在西方,上大劇院觀看演出是一種隆重高雅的娛樂活動,服飾均應在正式場合穿戴齊整。觀眾要自覺保持安靜,不要吸煙,不要吃帶皮的零食,也不要打瞌睡,更不要在演出中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從而影響旁人觀看。遲到者應該在幕間進場。所有這些基本的禮儀也通行於我們國家。要知道,無論是文藝表演、音樂會,還是歌舞劇、戲曲,其劇場內布置都是非常典雅的,演員服裝也十分鮮豔。假如衣冠不整的人闖了進去,一定會與當時的環境氣氛格格不入,因此,即使是下班後直奔演出劇場,無暇更衣,那也要事先準備些容易更換的外套,力求使自己的外貌與欣賞對象和諧一致。不用說這對演出者也是一種尊重。

觀看現代爵士樂搖滾樂隊的演出,無所顧忌的表演需要同樣的熱情瘋狂的觀眾的配合。演員與觀眾的情緒相互感染,相互激發,會使得演出場地的氣氛在沸騰中達到高潮。

而在觀賞傳統的歌舞、芭蕾節目的時候,保持演出大廳裏的肅靜,則是這些典雅的傳統藝術在演出時所需要的外部環境。

若是外國的文藝團體來我國演出,許多藝術的表達方式,對我們來說可能是陌生的,由於不同民族的審美觀點不盡相同,有些演員的表演不一定符合我國大眾的欣賞口味,遇到這種情況,觀眾應本著團結友誼的原則.不要以自己的好惡妄加評說,更不應該在演出時中途退場或鼓倒掌。對遠道而來的文化使者,我們都應該以熱烈的掌聲來表示對他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