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現代禮儀美(1)(2 / 3)

走進主人家門後,客人要主動向主人打招呼,瑤族的習俗是客人應先向主婦打招呼。漢族忌諱客人東張西望,不經主人允許隨便串屋、翻動東西也是不禮貌的。到滿族人家作客,禁忌坐到人家的西炕上,西炕是供祖的地方。到佤族人家作客,必須先弄清哪裏是婦女的座位,誤坐婦女的木墩是犯忌諱的。土家族則忌諱客人與少婦坐在一起,但可以與姑娘坐在一條長凳上。在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人家作客,應跪坐或盤腿而坐,禁忌雙腿伸直,腳底朝人,尤忌將鞋子脫掉,否則會觸怒主人,認為太放肆。

告辭出門時,客人應有禮貌地向主人道別。漢族的風俗是同各位主人一一道別。蒙古族、哈薩克族等民族特別好客,客人應再三告辭等到主人不再挽留後再離開。

總之,到別人家中作客,應處處尊重主人的風俗習慣,否則,便要犯忌諱,傷感情。

尚真善美

中華乃禮儀之邦,自古重禮,禮尚往來,千年不輟。當今時代講禮儀,竊以為應該禮尚文明,禮尚真善美,講究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隨著物質文明的進步,人們的行為規範、禮儀活動更顯得重要。但卻有一群物質上豐富了的人們,精神方麵十分貧乏,有的恣肆放浪,以罵人粗話、粗野動作為榮;有的與人交往目空一切傲慢獨尊,有的根本沒有良好舉止言語概念。不但個人形象不佳,於事業更有禍害。有一企業家與外商談判,即將簽字之時,大叫:“老子沒有幹不成的事!”令外商嘿然而退。有一廠長帶外商參觀自己工廠時,向地上啐濃痰一口,而且豁然響亮,使得外商取消了項目。

禮儀之事,關聯個人、事業、家國,不可不慎,不可無禮。

講禮儀應忌鋪張浪費。南方某項目剪彩奠基,除雇百名禮儀小姐外,還令兩所中學的學生停課作儀仗隊,給剪彩要人每人一把純金剪子為紀念。此類禮儀,勞民傷財。

現代社會中,禮儀是文明的重要部分,禮儀應是良好形式與充實內容的統一,做到表裏如一,不搞花架子與形式主義。我曾見一些單位部門,搞禮儀是搞表麵與趕時髦。北京某大商場門前的導購小姐,春風滿麵、綬帶燦然,引你進商場之後,指點幾樣還算認真,當你幾次表示不買之後,小姐則嗔怒變色,你若與之爭辯,她則杏眼圓睜說:“我們是導購小姐,是請你買東西的,不是導遊小姐,請你走馬觀花的。”自此之後,見到一些商業單位的導購小姐,便不敢正視,如真買東西,隻好悄然溜邊。

禮儀之廣,無所不包,禮儀麵貌,也會因社會的發展而變換。但我認為不變的應是,禮尚往來,禮尚文明,禮尚簡潔,講求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MZ(2H〗人際交談的基本禮儀〖MZ)〗1、首先應該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或交談的目的,或是寒喧幾句就較快地進入正題。不要閑扯了很久還是言不及義,使人家不知道這次談話的目的是什麼。尤其是對工作、學習較忙的人來說,時間十分寶貴,過多的閑扯會使人厭煩,並且懷疑到你的閑談是否有誠意。

2、要善於用坦率的態度來表露自己的觀點。對一件事,要麼不講,要麼就要講清楚。開誠布公是最好的。千萬不要藏頭露尾,欲說又休,致使對方產生猜疑。

3、要多讓對方講話,自己多聽。如果自己有許多內容要講時,不要滔滔不絕。而要讓對方有插話或問話的機會。即不僅要重視“輸出”,還要重視“反饋”。

4、對方講話時,要專心致誌地聽。眼睛要注意對方。千萬不要流露出不耐煩的樣子,如眼看別處,東張西望。或似聽非聽,心不在焉,或答非所問,文不對題,或是做其它事情等等,都是不禮貌的。

5、在談話中不要炫耀自己,盡量少講我如何如何。炫耀的目的不外乎想使對方羨慕自己,從而產生良好印象。但實際效果往往相反。

6、在討論問題時如果有不同的意見,要盡可能地保持協商的口吻,並留有餘地。如果在某個問題上實在談下下去了,就可以說:“這個問題暫時放一放,大家都考慮一下,以後再談好嗎?”切忌運用絕對化的語言或最後通牒式的語言,如“你是不對的”、“你必須怎樣”、“你再如此我就……”等等。

7、談話時要觀顏察色。如果對方已露出倦意,例如打嗬欠,眼睛朝其它地方張望,看書看表等,就要盡快地結束談話,不要將談話無休止地拖延下去。同時,自己盡可能地不要流露出這些表情來,以免使對方造成誤解。

8、有時自己想結束談話了,而對方談興正濃。這時不要無禮地打斷對方的話,而可抓住對方說話停頓的空隙,立即接過話茬,表示這個問題以後還可慢慢談,然後起身告辭。總之,要自然地結束談話,而不要勉強。

〖MZ(2H〗微笑是女性交際的王牌〖MZ)〗女性的微笑,是最好的介紹信,是袒露心地善良的佳作。它傳遞的是熱情,捎帶的是溫馨。

女性的微笑,能把對方吸引到自己的圈子裏,是交際的傳導體。

對素不相識的人微笑,表示你的隨和;對冒犯你的人微笑,表示你的寬容;對鍾情你的人微笑,表示你的傾心;對追逐你的人微笑,表示你的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