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娛樂功能。教師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學生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工餘之暇,課餘之暇靠什麼來調節?靠娛樂。娛樂使人輕鬆愉快,全身得到休整,從而迎接新的任務。一個學校是生氣勃勃還是死氣沉沉,在很大程度上看這個學校的業餘文化娛樂活動搞得如何。
4、育人功能。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育人--培養人。培養人是通過各種途徑實現的。我們要培養的人是德智體全麵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各種途徑中,有許多方麵是屬於校園文化的範圍。這就告訴我們,校園文化有育人功能,我們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刻要想到育人的任務,使育人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
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現在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知情意行,使學生在思想品德上受到熏陶,對學生德智體全麵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同時,能鍛煉和提高學生各種能力,如說話能力、寫作能力、組織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5、優化環境的功能。育人要有良好的環境,這個環境既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社會環境。如果連辦學的基本條件也不具備,育人的任務就很難完成。“孟母三遷”的故事,無非是說明環境對育人的重要性。校園文化十分強調育人環境,要求有整潔優美的校容校貌,有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有完好無損的各種設施,有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這些,構成了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小環境。小環境固然受大環境的製約,但也能影響和促進大環境的發展。
〖MZ(2H〗如何搞好“校園文化”建設〖MZ)〗搞好校園文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學校管理者就要把這項工作抓好,怎樣才能抓好?概括起來有四句話:一要大力倡導;二要黨政領導;三要教師指導;四要教師正確引導。這四句話,都有一個“導”字。所謂“導”就不是硬性規定,不是指令性要求,而是疏導,引導,指導,因勢利導。隻有導,才能生動活潑,才符合校園文化的特征。“導”的內容非常豐富,學生政治信仰的樹立,思想方法的訓練,科學世界觀的培養,優良道德品質的形成,學習方法的掌握,良好習慣的養成,以及學生興趣、愛好的發展,都是我們“導”的內容。
對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管理者,隻能熱情提倡,不能潑冷水,更不能壓製。有些活動,領導還要親自參加,“與民同樂”。校園文化的內容,極其廣泛,不是哪一個部門的事,黨政領導必須齊抓共管,才能見效。校園文化涉及許多專業知識,沒有教師指導不行。必須看到,不是所有的校園文化都是積極的、健康的,要正確地引導,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
在具體措施上,最重要的是抓好三條。
1、要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這是建設校園文化的基礎工作。沒有這一點,就說不上優良的校園文化。
2、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校園文化雖是以學生為主體,但卻是師生共同創造的。校園文化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育人工作主要依靠教師。我們一方麵要求學生尊敬教師,另一方麵,也是主要方麵,應要求教師愛護、關心、理解、尊重學生。教師越是愛護、關心、理解、尊重學生,學生就越能尊敬教師。校園文化之所以能成為重要的育人因素,主要是人際關係融洽,也就是師生關係融洽。因此,我們要下功夫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3、要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如娛樂型的、求知型的、思維型的、時事型的各種生動活潑的活動,是構成校園文化極其重要的內容,學校管理者要精心組織這些活動,為開展活動提供條件,提供必要的資金,保證活動的時間,使學生通過活動得到歡樂,通過活動受到教育,通過活動在德智體諸方麵健康成長。
〖MZ(2H〗學生一日文明十三事〖MZ)〗起床窗前喜鵲喳喳叫,按時起床做早操,疊被洗漱要抓緊,早晨讀書記得牢。
吃飯飯前飯後要洗手,吃飯不要掉飯粒,好菜先讓別人嚐,尊客敬老理應當。
離家穿好衣服戴領巾,背好書包上學校,離家之前告父母,按時上學不遲到。
行路走路要走人行道,橫過馬路不亂跑,汽車開過不投石,交通規則遵守好。
到校遇到老師敬隊禮,團結同學不淘氣,不吃零食節約好,助人為樂要積極。
聽課課前準備先做好,老師講課仔細聽,掌握知識攻難關,持之以恒爭先進。
休息課間休息不追趕,不要隨地亂吐痰,紙屑果皮不亂拋,養成衛生好習慣。
運動鍛煉身體很重要,一日兩操要做好,打球跑步練武術,課餘活動熱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