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翰林院考試:點翰林(6)(2 / 3)

答案:

1.答案:C。司南最早出現在《韓非子·有度》中:“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2.答案:A。扁鵲的這種思想體現在齊桓公醫案中。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致以不疾者以為功。”後五日,扁鵲複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複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複見,望見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隧死。

3.答案:B。“建亥”即農曆十月。A選項中的“四月”即為四月,是序數紀月法;C答案中的“仲春”為農曆二月,是時節紀月法;D選項中的“玄月”是九月,為月相紀月法。

4.答案:D。這段話的主人公是王莽,因此,根據他的生活年代,便很容易判斷出D為正確答案。

5.答案:C。造紙術從公元7世紀初期開始向東傳到朝鮮和日本;8世紀傳入韓馬爾罕;14世紀傳入意大利;16世紀傳入俄國和荷蘭;17世紀傳到英國。

6.答案:A。《營造法式》是李誡在兩浙工匠喻皓的《木經》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編於熙寧年間(1068—1077),成書於元符三年(1100),刊行於宋崇寧二年(1103年),這部書籍是北宋官方頒布的一部建築設計、施工的規範書,同時這是我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築技術書籍。

7.答案:C。奇經八脈是人體經絡走向的一個類別。正經有十二,分別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奇經有八脈,分別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的總稱。

8.答案:C。“七月”指夏曆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宿中的“大火星”。它是一顆著名的紅巨星,能放出火紅色的光亮,每年夏曆的五月黃昏,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夏曆的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夏曆七月,天氣漸漸轉涼,每當黃昏的時候,就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

9.答案:B。《靈樞經·五閱五使》:“五官,歧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脣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

10.答案:B。《內經》中曾提到:“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腎氣衰,發墜齒槁。”《禮記》中也曾經說過:“雞初鳴,鹹盥漱。”《千金方》中也有過這樣的論述:“揩齒及叩齒百遍,為之不絕,不過五日,口齒即牢密。”

11.答案:A。“中國最早的指南針理論,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上的‘感應說’。”關增建介紹。11世紀中葉時中國大科學家沈括還對指南針感到匪夷所思,他的《夢溪筆談》介紹了指南針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發現和指南針的架設方法,但對指南針為什麼會指南卻沒有一點概念——“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隨後,文人學者們從陰陽五行學說出發,結合當時人們對大地形狀的認識,提出各種指南針理論。

12.答案:B。在明代,代表文官的補服和動物是: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二、多選題

1.華佗是東漢末期的一代名醫,他不求名利,不慕富貴,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醫藥研究之上,被後世稱為“神醫”,以下各項與華佗有關係的是。

A.首創用全身麻醉法實施外科手術,被後世尊為“外科鼻祖”。

B.在為曹操診治頭疼病時,為曹操所殺。

C.曾將自己的醫療經驗整理成書,名為《青囊經》,卻沒有留傳下來。

D.他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是中醫理論的奠基人。

2.下列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的是。

A.“太初曆”B.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

C.地動儀D.麻沸散

E.紙的發明F.《本草綱目》

答案:

1.答案:A、B、C。第四項描述的是扁鵲。

2.答案:B、C、D、E、F。“太初曆”出現在西漢初年;《本草綱目》為明朝的李時珍所著。

三、填空題

1.《黃帝內經》中所提出的四種典範式人物是、。

2.日晷又稱日規、日圭,是古代先民們用來測定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算定時間。日晷起源於土圭,當表影指向正北的瞬間為正午,即當地真太陽時12時整。我國用日晷計算時間是由時期開始的。

3.我國曆史上最早使用煤炭進行冶煉的朝代是。

4.1986年11月,世界大壩委員會的專家稱“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陡門是世界船閘之父”。

答案:

1.答案:真人、至人、聖人、賢人。

2.答案:春秋。

3.答案:唐朝。

4.答案:靈渠。靈渠又稱陡河,因靈渠的陡門而得名。陡門就是在水流較陡之處設門,以便關水,提高上遊水位,便於船隻航行;開啟陡門,又可增加下遊水量。陡門是世界船閘史上最早的船閘雛形,被稱為“世界船閘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