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2 / 2)

雕花大床是華夏文明的產物,“鋪錦列繡,雕饋滿眼”是雕花大床上常見的審美意境。獨特的文化形態,深厚的曆史積澱,令人難以忘懷的曆史情結在雕花大床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儒家文化的仁愛博的大情懷在雕花紋飾中得以細膩而又形象地表現。觀覽其精美的紋飾無不出於《詩經》,雕花大床使國風有形,詩畫合一,將“綿綿瓜瓞”的詩句刻成瓜和蝴蝶的形象。使“載寢之床,載衣之裳”千載傳唱。

雕花大床是中國鄉土民風民俗的產物。結婚前打造婚床是民間大事。在曆代正史官書中記載甚少,筆記小說往往也是一筆帶過,不作詳細記載。明代家具風格清雅簡潔,不事金碧彩繪。明代戲曲家高濂著《遵生八箋》認為床貴清雅,用具以清雅為貴,“較彼雕鑾甸嵌金碧輝映者覺此可久”。表現了明代文人的審美情趣。文震亨《長物誌·六·床》認為:“若竹牀及飄簷拔步彩漆卍字回紋等式俱俗”,可見文人的心態是超然於世俗之上的。作為鄉土文化,雕花大床是民俗文化的用具。而中國民俗文化的俗氣,正是建築在《詩經》儒家文化的大雅之上。在詩風濃鬱的中國,俗事可以化為雅事,雅事到了極致,也就成了俗事。雕花大床亦雅亦俗,是千百年來鄉土民俗生活的寶貴遺存。

在中國古代床榻藝術史中,可以解讀到中華民族對生命的珍視和讚美。觸模到中國文化的脈搏。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必定是個熱愛生活,珍視生命的國家。雕花床的繁紋褥節印記著民族文化的血脈,形成了中國文化的詩禮圖像和記憶,融彙在華夏民族的血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