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黃河之濱的蘭州,不僅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曆史的漫漫長河中,曾有眾多的文人墨客絡繹不絕地來到蘭州這塊土地,他們或是被貶謫邊關,人在旅途,或是因仕宦緣故終身客居蘭州,或是逃難暫作數月停留,……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他們在這塊土地上流連忘返,為這塊土地留下了無數值得回味的詩文辭賦,他們揮毫題詠金城的壯美山川,抒發感慨,以自己的生花妙筆深情地歌頌著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給後人留下了一份份寶貴的文學遺產;有些作品以紀實的手法敘寫蘭州的風土人情、人文形勢和滄桑巨變,成為不可多得的見證蘭州曆史的珍貴資料。以下將曆史上曾經駐足過蘭州並留下詩文作品的作家一一展現給讀者。
曆史上究竟誰是以文學作品敘寫蘭州的第一位詩人?文獻無征。但我們今天可以從經過歲月洗滌和大浪淘沙後僅存的資料中得知,至遲在南朝就有人明確地在詩作中歌詠蘭州了。以南朝宋時的詩人吳邁遠最為著名。
吳邁遠,生卒年及生平不詳,但從《南史·檀超傳》中可知,他曾被宋明帝召見過,他的《棹歌行》是早期提及蘭州的作品。詩寫道:
十三為漢使,孤劍出皋蘭。西南窮天險,東北畢地關。岷山高以峻,燕水清且寒。一去千裏孤,邊馬何時還?遙望煙嶂外,瘴氣鬱雲端。始知身死處,平生從此殘。
“棹歌行”是樂府相和歌瑟調曲曲名。棹歌是船公行船時所唱的歌謠。這首詩中提到的“皋蘭”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指今山丹一帶,其二是指蘭州市南麵的皋蘭山。因《蘭州古今詩詞選》等蘭州詩詞選本將其選入,我們也暫且列入。皋蘭山西起龍尾山枇杷嶺,東至龍須山老狼溝,全長14華裏,麵積6200餘畝。最高處為三台閣,海拔2129米,莊重肅穆,巍峨壯觀,自古以來就是鳥瞰蘭州,遠眺百裏金城的最佳地點,曆史上曾留下了不少名人的足跡和筆跡。憑閣南眺,萬裏關山重巒疊嶂,氣勢磅礴;向北遠望,群山起伏,天外有天。所以,文人騷客登高懷古者,不盡其數,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從詩意看,可能是一首送別詩或壯行詩。詩中主人公少小離家,獨自遠赴邊關,路途崎嶇坎坷,艱險無比,前途未卜,歸期難料,那高峻的岷山,清寒的燕水和彌漫雲端的瘴氣都使全詩籠罩在淒涼和悲壯的氛圍之中,令人心生寒意。最後一句“始知身死處,平生從此殘”,更發出滄桑之感,悲涼之情溢於言表。作者用沉著的筆力、開闊的境界和雄渾的格調,為我們勾勒了一幅蒼茫遼遠的邊關圖景,奏響了一曲震撼心靈的慷慨悲歌。
唐代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邊塞詩則是唐代詩苑中的一朵奇葩。宋代詩人嚴羽說過:“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別離之作。”嚴羽所說的這幾類題材基本都屬邊塞詩歌。唐人從中原地區遠赴的邊塞,一般包括兩個地方:一是東北的燕山,一是大西北。尤其是大西北,成為眾多唐代文人向往的地方,也是許多唐代邊塞詩人成長的搖籃,因此,可以說唐代邊塞詩是大西北的山山水水孕育出來的產物。許多著名的詩人在赴邊疆入幕時都要經過蘭州,他們被蘭州壯美的山川和邊塞風雲所吸引,創作出了許多描寫邊塞風光的詩歌,在唐詩中大放異彩,“誌士每多登隴首,詩家端愛唱邊聲”,這不僅是盛唐文化的一大景觀,也是蘭州文學的一份珍貴寶藏。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和岑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高適(702—765年),字達夫,唐代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二十歲曾到長安求仕不遇,於是北上薊門,漫遊燕趙,想在邊塞尋求報國立功之門,但仍沒找到出路。直到四十歲以後,才因宋州刺使張九皋的舉薦,中“有道科”,任封丘尉。天寶十一年(752年)隨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赴河西掌幕府書記,先後在河西生活了兩年有餘。後為左拾遺,任淮南、劍南西川節度使,代宗時任刑部侍郎,後轉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卒贈禮部尚書。高適是唐代詩人中的顯達者。有《高常侍集》行世。高適隨哥舒翰奔赴河西時,途經蘭州,寫下了著名的《金城北樓》一詩:
北樓西望滿晴空,積水連山勝畫中。湍上急流聲若箭,城頭殘月勢如弓。垂竿已謝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為問邊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無窮。
這首詩寫於玄宗天寶十一年(752年)秋。詩中所寫的“金城”就是今天的蘭州市。《舊唐書·地理誌》記載:“蘭州,天寶元年改金城郡,治五泉縣。”此詩以登金城北樓所看到的壯美景觀為開頭,展現了蘭州河山的險峻和邊塞殘月的淒美,黃河因河床淺低而水流湍急,金城關隘因居高山而險峻,突出了蘭州的特殊地形和重要地理位置。緊接著用兩個典故,由景入思,極富哲理,表現了詩人對個人前途的憂慮,抒發了詩人對仕途的感慨。最後詢問邊庭事,傾訴羌笛怨,表現出作者對邊疆戰爭未能平息的憂慮,令人回味無窮。尤其是寫“殘月”、“羌笛”兩種意象,將悲涼的環境和哀婉的音樂相融合,將視覺與聽覺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詩人因懷鄉而惆悵的幽寂氣氛。整首詩情景交融,哀而不怨,意境高遠,氣勢宏大,是高適邊塞詩中的佳構。
岑參(715—770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出身於官僚家庭,但父親早死,家道中落。二十歲至長安,獻書求仕。後曾北遊河朔。天寶三載(744年)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岑參在天寶八年(749年)和天寶十三年(754年)先後兩次出塞,至德二年(757年)回朝。後任右補闕、起居舍人、嘉州刺史等職。著有《岑嘉州集》。岑參的《題金城臨河驛樓》是他在玄宗天寶十三年第二次出塞,赴北庭途中經蘭州所作,詩中寫道:
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涼。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牆。庭樹巢鸚鵡,園花隱麝香。急如江浦上,憶作捕魚郎。
這是岑參為金城的臨河驛樓所題的詩。“金城”即蘭州。詩中的“古戍”即金城古關,金城關在金城郡治北,《元和郡縣誌》載:“金城關在州城西,周武帝治金城津,隋開皇十八年改津為關。”今金城關舊地正在北山根,隔河與蘭州城相望。因該關南阻大河,北臨崇嶺,故謂之“重險”。關城壁立於黃河之濱,控扼山河之間蜿蜒曲折的驛道,沿驛道向西北,就是十六國時爭雄角逐於河湟和河西地區的五涼。“五涼”,指十六國中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和西涼,活動中心在今甘肅武威、張掖、酒泉及青海樂都一帶。後來稱這一帶為“五涼”。金城關下有蜿蜒的驛道和飛流湍急的黃河。“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牆”兩句,將金城關的險要地理位置描繪得恰如其分,詩中還對山下獨具特色的庭院景致進行了細致描繪,大樹上巢居著的鸚鵡,園花裏隱約可見的麝香,顯得鮮亮而和諧。隴右一帶盛產鸚鵡和麝香,杜甫在秦州(今甘肅天水市)所作《山寺》詩中就有“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的句子。最後兩句因看到山下流動的黃河而想到在長江邊打魚的情景,歸隱情緒在詩人心中油然而生。整首詩將時間和空間、色彩和聲音有機地融合起來,格調豪壯、意境高遠,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一座曆經滄桑而依然聳立的臨河驛樓,並且展示了蘭州這座塞上名城的形勢、景色和物產。
到了宋、金時期,歌詠蘭州的詩歌更具特色。這裏有金戈鐵馬之氣、期盼和平之聲,還有對蘭州名勝與物產的推崇讚美之意。其中以宋代的王珪、郭傅師、劉憲、秦致通、李致亨和金代鄧千江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王珪(1019—1085年),字玉禹,先世為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後遷徙至舒州(今安徽潛山縣)。宋哲宗時累官至尚書左仆射。善寫文章,朝廷典冊多出自他手,著有《華陽集》。王珪的《次韻和元厚之平羌》一詩,大約作於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李憲大敗西夏收複蘭州之後,詩寫道:
詔收新土鳳林東,四百餘年陷犬戎。蔥嶺自橫秦塞上,金城還落漢圖中。輕裘坐款無遺策,觸發來庭有舊風。零雨未音已捷,不勞歸旅詠周公。
從詩的題目可以看出這是一首唱和詩,是和元厚之的。詩中的“金城”即蘭州。蘭州在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攻陷,後又被西夏所占,宋神宗下詔派李憲攻打西夏,收複失地。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李憲大敗西夏,收複了蘭州。這首詩不僅記錄了這段曆史,而且對李憲收複蘭州的功績進行了高度的讚揚,是一首宋代的邊塞詩作。全詩筆力沉著,格調剛健,境界雄渾。
郭傅師,生卒年不詳,北宋時人,曾任陝西憲司。他曾經在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來到蘭州,並有《留題撏麻灣石壁》詩一首,這首詩發現於蘭州市永登縣連城鎮水磨溝內撏麻灣的石崖上,此詩後刻有“宣和乙巳仲夏”字樣。這首題壁詩這樣寫道:
水漱寒敲玉,山光翠潑藍。雖然居塞北,卻似到江南。
這首詩讚美了蘭州一處有名的風景區——連城鎮水磨溝秀美怡人的景色。此處位於蘭州城西180公裏處的連城林區中,屬永登縣轄地,是蘭州著名的風景遊覽區之一。這裏地貌特征奇特,氣候溫濕,景色秀美,清流潺潺,峰巒疊翠,林木茂密,水草豐饒。難怪宋代郭傅師以“卻似到江南”來評價這裏的山水風光。
劉憲,生卒年及生平不詳,隻知是宋代人。他所作的《摩雲嶺》詩,載於《重修皋蘭縣誌》中。詩中寫道:
九月秋初到,千山雪已深。石危妨去馬,林晚怯棲禽。草沒平沙暗,雲涵邃穀陰。誰言邊塞苦,今日屬登臨。
“摩雲嶺”,一名關山,是馬銜山的西支,高峻聳立如在雲中。在今蘭州市七裏河區魏嶺鄉。舊設關,為蘭、秦間的孔道,古關遺址在今七道梁南部。後來公路開通,舊路被舍棄,關嶺也不存。這首詩記錄和抒發了詩人在初秋時節登臨摩雲嶺的所見所感。將摩雲嶺的高、危、寒、陰描繪得淋漓盡致,並表現了詩人不畏邊塞之苦的樂觀精神。
秦致通,生卒年不詳,南宋衡陽(今湖南衡陽)人。他於宋寧宗慶元年間(1195—1201年)與嵩山道士李致亨相約共遊興隆山,寫下這首歌詠興隆山之作:
依山危閣貼重岡,細路縈洄玉磴長。曲澗碧流疏宿雨,夾山紅葉映斜陽。
興隆山號稱“隴右第一山”,被譽為“蘭郡之勝境”。它位於蘭州市榆中縣西南7公裏處,距蘭州市區45公裏,是馬銜山的一條支脈,森林覆蓋麵積約27萬畝,海拔3021米。興隆山東西兩山對峙,東山名興隆山,西山名棲雲山,山間為興隆峽,從馬銜山流出的大峽河以及山間的涓涓流水曲折而來,而橫跨河上的雲龍橋連接兩山,是一座具有拱形畫廊的臥橋式建築。兩山氣勢雄偉,林木蔥鬱,是各類動植物的棲身之所。秦致通的這首詩正讚美了興隆山獨特的景致,尤其最後兩句“曲澗碧流疏宿雨,夾山紅葉映斜陽”寫興隆山的晚秋景致,不覺令人神往。
李致亨,生卒年不詳,原名元曾,南宋人,曾為諫議大夫,後為嵩山道士。於宋寧宗慶元年間(1195—1201年)與秦致通相約共遊興隆山,並寫下這首抒懷之作:
富貴功名久不題,心灰意冷學癡迷。邇來性懈無人事,好向雲山深處棲。
作者與朋友同登興隆山,竟然被這裏的景色迷住,忽動了在此隱居的念頭。這首詩主要反映了作者淡泊功名,消極遁世,追求自然的思想,但是從側麵突出了興隆山秀美的風光。
鄧千江,生卒年不詳,金代臨洮府(今甘肅省臨洮縣)人。曾作《望海潮·獻張六太尉》詞,被收錄於清代朱彝尊所編的《詞綜》卷六之中。陶九成認為這首詞可與蘇軾的《念奴嬌》、辛棄疾的《摸魚兒》和朱淑貞的《生查子》等詞媲美,被稱為“近世大曲”。詞寫道:
雲雷天塹,金湯地險,名藩自古皋蘭。營屯繡錯,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關。鏖戰血猶殷。見陣雲冷落,時有雕盤。靜塞樓頭,曉月依舊玉弓彎。
看看,定遠西還。有元戎閫令,上將齊壇。甌脫晝空,兜鍪夕解,甘泉又報平安。吹笛虎牙間。且宴陪朱履,歌按雲鬟。招取英靈毅魂,長繞賀蘭山。
“雲雷天塹”,指黃河聲威之壯,“金湯地險”,指蘭州地理位置之重要,“營屯繡錯,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關”,表現駐紮軍隊的軍營如錦繡之交錯相置,皋蘭山形如巨大的米堆,拱護蘭州,形勢險要,是出入秦地的咽喉要塞。“鏖戰血猶殷”,寫戰爭之殘酷。“時有雕盤。靜塞樓頭,曉月依舊玉弓彎”,寫時有飛雕在天空盤旋,在夜晚塞外的城頭上,能看見一彎明月。下闕寫戰爭的經過與勝利的情景。這首詞既展現了邊防重鎮的地理位置和邊塞獨特的壯美風光,又描繪了艱苦的邊塞生活,同時讚美了戍邊將士的英勇豪邁。整首詞情景交融,氣勢高昂,意在言外,是一首典型的豪放派詞作,顯然是受了宋代蘇、辛等豪放派詞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