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介之推封神(3 / 3)

這大火一直燒了三天三夜……

忠臣孝子介之推與母親就這樣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活活燒死了。可憐那介之推,本想遠離朝堂,跳出功名利祿的紛擾,在家專心孝敬母親,沒想到不僅沒有讓母親過上好日子,反倒連累她與自己一道葬身火海。為此一股怨氣隨著煙霧直衝霄漢。

此時,在三十三天之上,道德天尊與靈寶天尊正在對弈,坐在一旁觀戰的元始天尊突然間仿佛覺察到些什麼,他雙眼微閉,掐指一算,然後對身邊兩位專心對弈的師兄弟說:“適才有一股怨氣直衝天庭,經我掐算,乃是下界一個名叫介之推的賢士,因連累母親與之屈死火海,故而陰魂不散,怨氣衝天。這介之推,生前忠孝兩全,如今未享榮封,便葬身火海,更因累母共死,為此怨氣衝天。如此忠義之士,遭此不幸之禍,我等”三清“情何以堪!不日之後,我等將前往”三清寨“例行封神補缺事宜。想當初,我等製定封神榜時,榜上所列均為陣亡忠臣孝子、逢劫仙人。如今,介之推忠孝兩全,我等理應幫他超脫生死,免受輪回之苦,援功定賞,受拜封神。不知二位師兄師弟意下如何?”

聽了元始天尊的話,道德天尊和靈寶天尊都表示讚同。但又覺得有些為難。原來,由於距離到三清寨封神的時間已近,為此,對天庭各宮各殿、各方各處所需神職,這“三清”事先已經摸排清楚,並早已將候補封神的名單填入封神榜內,目下天庭沒有空缺的神位,這為介之推封神之事還的確有些麻煩。

元始天尊不甘心就此罷休,他席地而坐,閉目冥思,終於想出了一個增設“地方神”職位的法子,他與兩位師兄弟商定:將介之推封為“晉國方神”。

這一天,綿上一帶的人們突然發現:天空中出現了五彩祥雲,須臾,祥雲中傳來陣陣仙樂,接著,旌幢羽蓋浩浩蕩蕩,在天兵天將的護衛下,三位神仙緩緩飄入三清山中。這便是如期而至的“道家三清”。三位天尊到達三清寨後,將接受封神的諸位賢人、仙人傳至封神台前,將他們一一封定以後,太上老君招呼介之推的靈魂到台前聽封。

聽到太上老君傳喚,介之推慌忙跪伏在封神台前。

太上老君見之推在台前跪定,便開讀元始天尊誥敕。他說:“介之推聽封。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介之推生前孝敬尊長,行為可風;割股奉君,忠心可鑒;淡泊名利,節操可嘉;不幸火海焚身,冤尤可憫。今嘉爾忠孝賢良,敕封爾‘晉國方神’之職,總管晉國地方人間吉凶禍福,官員遷升革降,天氣陰晴雨雪,商賈出入賠賺,學子考官入仕,家族人丁衰旺。凡人生老病死,百業休囚旺相。爾其欽哉!”

太上老君宣讀敕命完畢,介之推慌忙叩頭謝恩。太上老君命黃巾力士將敕封介之推的敕命張掛在三清寨的屏風石上,以告知世人,然後,一行人駕著祥雲徑直回天庭去了。

就在介之推被封為“晉國方神”的第二天,當地人將神仙駕臨三清山的事傳得沸沸揚揚。有老者講:傳說三百多年前,一場浩劫之後,“道家三清”曾在此山中封過神,如今眾神仙再至三清山,不知又要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了。有人急於揭開事情的真相,於是,便結夥登山,想一探究竟。當一行人進入三清寨,看到張掛在屏風石上的敕命時,大家才知道眾神仙到此是為忠臣義士介之推封神的。有人將敕命從石崖上揭下來,交給了當地的官府,官府便組織地方百姓在介之推殉難之處為他修建了廟宇,從此,介之推被晉國人稱作了“介神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