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的人!都是蘭州人“三代或三代以上世居蘭州的人!是老蘭州人!三代以下的是新蘭州人!
兩代人居住蘭州!父母一代祖籍在外地!孩子土生土長在蘭州!自然是蘭州的“人苗子”。喝黃河水!吃牛肉麵長大的蘭州人!或官或民或商或農或工或兵!對於蘭州都有豐富的感情“事實上!人生活在哪裏!哪裏就是他家鄉“祖籍是一回事兒,腳踏實地謀生奮鬥,成為一方居民又是一回事兒“人世間沒有亙古不變的戶籍,也沒有亙古不變的祖籍,如若祖宗八輩地追溯一個家族的曆史,往往會吃驚地發現,漂遊生活變換土的先人實在太多“流動的人口,遷移的鄉土,曆史是那樣的久遠,那樣的廣泛“所謂的“祖祖輩輩”
也不過三五代而已,更久遠的其實很難貫穿,有根有據的家族祖宗八代,世居一地的更是鳳毛麟角,人們所記憶所感受的多是父母祖父輩的鄉土逸事。
蘭州是蘭州人生存發展的地方,辛勤地工作,寬容的待人!是蘭州人的鮮明特色“這一方麵是因為早先的不少蘭州人來自五湖四海,對於五湖四海的人有一種自然的同情、理解和認同,另一方麵,蘭州人世代生活在蒼茫豪邁的大山大河之間,有著寬廣的胸懷,容納人,厚待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哪裏的人來蘭州創業、謀生、混飯,蘭州人都不排斥,總是給予方便和機會“遠的不說,僅改革開放來蘭州的外地人,在蘭州發展壯大起來的工商產業就有不少。位居蘭州中心廣場的國芳百盛,東部的布料批發市場,雁灘的家具市場,小西湖的“義烏”商業區,西固城的二手車買賣市場,還有遍布蘭州大街小巷的各地餐飲、菜市,無不鄉音四海。蘭州海納百川,一律把他們視為故人同鄉,平等相待。人心換人心,喝了蘭州黃河水,吃了蘭州大餅、牛肉麵的外地人很快就自稱了蘭州人,成為了蘭州人。
但是,表麵的蘭州人和骨子裏的蘭州人還是有所區別的。
段堅明代中葉著名的教育家、理學家、哲學家,蘭州人。他為官敬業,憂國憂民,曾以“人死糧不死,人逃稅不逃。胎頭與黃發,未免困征徭”的詩歌抨擊時政,揭露繁重的苛捐雜稅給百姓帶來的苦難。
為教,他提出“天下有才皆可用,世間無草不成風”,提倡教育平等,移風易俗。為文,修誌立言,匡政濟民。他教子有方,家風世傳,其侄重孫段續,早年雲南為官,心係故土,非常注意學習當地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他受當地木製筒車的啟發,創造設計了有利於提水灌溉的水車草圖。段續晚年辭官回到故鄉蘭州,即慷慨出資,請工匠依圖製造成水車繞灌土地。至今蘭州水車兀立河岸,水鬥涓涓訴說著遠逝的流年。
彭澤明代中期的國家重臣,曾在蘭州創辦“容思書院”,培養教習家鄉優秀學子。明孝宗弘治三年中進士,初授工部主事,後為刑部郎中,厲行法治。他剛正不阿,敢對官民深惡痛絕飛揚跋扈的太監嚴以律法!“動真個的”。這自然觸犯了那些與太監狼狽勾結竊國盜民的權奸顯貴和邪惡小人的利益!他們羅織罪名!製造了“賄番求和”的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