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蘭州的家(2 / 2)

誣告彭澤!同時株連了朝中大臣四十多人下獄。若非刑部尚書胡世寧仗義力爭!幾乎難以活命。彭澤終被免官為民!最後回到家鄉蘭州!鬱鬱而卒,雖死猶榮。

鄒應龍明朝著名的剛正禦史。鄒應龍是嘉靖三十五年進士,一向有勇有謀,才氣橫溢。當時,嚴嵩、嚴世蕃父子把持朝政,他們結黨營私,橫行霸道,將國家朝政玩弄於骨掌之中,大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朝中各級官員見風使舵,紛紛投靠在他們門下,做幹兒子,幹孫子,或嚴氏名下的“義子”“義孫”,搖尾乞憐,讒言獻媚,苟且偷生。

蘭州人禦史鄒應龍,對此深惡痛絕。眼看著朝中直臣對嚴氏父子迫害兵部尚書楊繼盛屢屢彈劾無果,鄒應龍挺身而出,他不畏強暴,率先冒死上書,義正詞嚴地要求嚴懲作惡多端的嚴世蕃。他的行為受到國家重臣大學士徐階的支持,得到朝野臣民的響應。後來,他又機智巧妙地利用有利時機一舉挫敗嚴嵩,終於除去國民心中的大患,取得了勝利。

吳可讀皋蘭人,清道光三十年進士。他在吏部就任期間,曾上書陳述烏魯木齊提督成祿擅自擊殺民眾的罪行,由於勢單力薄,反被苛責鐫級。光緒五年,他因不滿慈禧專權,請為穆宗同治(正嗣。為表示決絕,毅然以身死諫,在薊州自縊身亡。臨死留下一首絕命詩)“回首六十八年中,往事空談愛與忠。杯土已成黃帝鼎,前星預祝紫薇宮。相逢老輩寥寥甚,到處先生好好同。欲問孤臣戀恩所,五更風雨薊門東。”

劉爾圻清末民初著名的蘭州鄉賢名士。祖籍陝西三原,清康熙年間,祖上遷居蘭州,劉爾圻土生土長於蘭州,26歲中進士,在京授翰林院庶士,並應聘“五泉書院”講席,31歲授翰林院編修。在京供職三年,便辭官回到蘭州!立誌為家鄉父老盡心盡力“他主講“五泉書院”,整頓皋蘭興文社,創辦“兩等”小學、蘭州修學社、皋蘭修學社、隴右公社義賑處、隴右樂善書局,擴建修葺五泉山,等等,等等“蘭州的名士,關西的將,隴上自古鐵漢強“段堅、彭澤、鄒應龍、吳可讀、劉爾圻,他們都是蘭州人,其共同特點是正直無畏,光明磊落,壯懷激烈,熱愛鄉土“世事滄桑,彈指一揮間“喝黃河水,吃牛肉麵的我們,骨子裏血液裏當是這樣的蘭州人,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