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蘭州的駝(2 / 2)

開駱駝場子的商戶,講求掌握一定的周轉資金,更講求行業信譽,否則很難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持久生存。信譽和資金,是經營駱駝場子掌櫃們的名牌,無論河西河東還是蘭州,駱駝場子的掌櫃都非常珍視自己的影響和口碑。為了贏得駝戶的信任,他們往往趕在駝隊到店之前,親自乘馬騎騾打前站,迎接駝隊前來。對於長期往來的駝戶,常常提前預訂和安排食宿場地,以免發生擠店,或使晚來的駝隊無處歇住,影響彼此的營生。店方則為滿足駝隊食宿,提供較為詳備的服務,經常儲備著足夠的草料,舒適的客房,幹淨的場地。

駱駝店的布局大多是前院為櫃房、客房、庫房、夥房,後院為駝場、草料房,店外有高大的圍牆,店內豢養著護場的猛犬或藏獒,以保障駝戶的安全。另外,還辟有隱蔽的後院或後門,用以供駝隊在遇到官府拉差派丁,或者突然遭到土匪搶劫時迅速逃避。

駱駝店的經營權,有的歸經營者自己所有,有的則歸大中型駱駝商號所有。甘肅的大中型駱駝場子有蘭州、永登、武威、酒泉、平涼、張掖、敦煌、靖遠、景泰等幾十家。但這些場子的規模,都比不上民勤財大氣粗曆史悠久的茶馬、茶駝商號“馬合盛”。馬合盛自清代中葉崛起,經營茶馬、茶駝上百年,是甘肅有名的龍鏢民營大商戶。馬合盛的茶馬、茶駝商號遍及甘肅和西北一些地區,據說繁盛時不計其數,以分號概算。

至清末民初漸漸衰弱,即便是在那個時候,馬合盛僅名貴的白駝也有300多峰,至於尋常的駱駝仍不可枚數,當時的民謠說:“民勤駱駝別打聽,說來說去馬合盛。”

馬合盛商號擁有大批馬隊、駝隊,每年下江南直接從南方茶農手中收購茶葉,然後運往陝西涇陽加工成茯茶(磚茶),經蘭州完稅之後,再由駐紮在蘭州的馬隊、駝隊分別通過茶馬驛道運往西藏、青海、新疆等少數民族集聚地。凡合盛號馬隊、駝隊都有專門武裝沿途跟隨保護,人馬槍支一應俱全,每每出行,皆興師動眾,燒香祭天,鞭炮齊鳴,聲勢浩大。其分號遍及陝西、湖南、四川、天津、上海、福建、廣州,至於甘肅所屬的駱駝分場、分店就更多了。馬合盛商號在甘肅延綿繁盛連續幾代,新中國成立後,所餘商號全部融人公有,不複存在。

民國時期,甘肅河西的駱駝業仍有一些市場,張掖的“長興泰”就有駱駝500峰。此外,靖遠、皋蘭、西吉等地也還有一些茶馬、茶駝兼營的商戶。但由於不堪當局的殘暴壓榨和剝削,甘肅各地的駱駝業漸漸衰敗,至抗日戰爭時期,全省僅存駱駝37萬峰。所幸的是,這些駱駝在抗戰中發揮了極大作用,它們由政府驛運處統一編隊,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為抗日貨運服務。河西還成立了抗戰駱駝兵團,赫然被編人第八戰區,直接參加抗日軍務,承擔著保衛邊疆和巡邏邊防的重任,為抗日救國貢獻了力量,書寫了甘肅駱駝業最為光輝的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