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蘭州的州(1 / 2)

家在蘭州!其實本質上跟家在廣州!家在北京!

家在上海什麼的並沒有什麼不同。何況信息時代!媒體活躍!通訊暢達!打開電腦!撥通電話!鼓搗幾下“伊妹兒”,或者乘上飛機!坐上輪船火車!別說一個小小的蘭州,就是環球天下飛奔幾個他國異鄉,也不在話下。何況,這幾年沸沸揚揚的大叫開發西部,對於地處西北咽喉要道的蘭州,地球人誰不知曉?

可是,這隻是你家在蘭州的想法。想法,許多時候是想當然,自以為是,或是不切合實際的,至少是與實際情況有距離。當你走出蘭州,就會發現,錯了外地人,特別是那些久居各地故鄉的“口內人”,對蘭州的了解實在是知之甚少。人,大多隻關心自己眼前的那個地方,那點事,對於與自己毫無關聯的外地外鄉,大多是“一風吹”或“風過耳”。即便有,印象也不會太深刻。關於蘭州,好點的知道蘭州有黃河、五泉山、牛肉拉麵,差池的則以為蘭州仍處在人類蒙昧野蠻的時代!戈壁遍野!蠻荒一片。這種悲哀的誤解!若非女兒親曆!

說來真是難以置fe。

九十年代女兒考人南方某大學讀書,因為生得眉清目秀,氣質高雅,老師竟懷疑她不是來自黃土高原的蘭州,再三問她的籍貫,以為筆誤,想當然地以為這樣的孩子應該來自東部沿海,或是秀麗南方的某些大城小鎮。似乎西部蘭州的姑娘,就應該是灰頭土臉傻大黑粗,否則便有些不合邏輯,不合風土。大學畢業後,女兒乘火車前往廣州。火車上,天南地北的人聚在一起,方言籍貫就成為話題。或許外地人都帶有鄉土標記,或許是蘭州太小,特點太少,又是二十世紀40年代才正式建市的移民城市,因此當女兒自報家門之後,刹時間“驚起一群鷗鷺”,幾個人同時張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對女兒很有幾分憐惘或同情。有的說:

“真看不出,你家在蘭州。那地方荒涼得很,還有大風口,聽說無風就是三尺土”,潛台詞是“難得你生的如此白淨”。有的說:“蘭州那裏的人夏天還穿皮襖,吃羊肉,喝酥油”,還有位年輕姑娘十分擔心地問:“那麼荒涼的地方,一定還有狼,你們可怎麼上學呢?”

女兒覺得十分好玩,也十分好笑,同時還覺得他們太過“不知蘭州”,更不知道可愛的蘭州,於是就來了段蘭州人的幽默,說:“那麼荒涼的地方,你們細皮嫩肉的去了肯定呆不住,一會兒就會被沙塵暴卷到雲天裏去。不過,我們沒關係,卷上卷下的早就習慣了。若說我們上學嘛,特別浪漫,我們騎著狼,放著羊,懷裏揣著牛腿當幹糧,肩上扛著獵槍,書包就掛在槍口上……”女兒本想車廂裏定會騰起一陣笑聲熱浪,或劈頭蓋臉的你爭我吵。不料幾個外地人聽了卻匪夷所思,麵露驚恐,一點也不幽默,還很有些當真,這讓文雅風趣的女兒還真有點兒大惑不解。從此知道了人們對於蘭州的了解,並不是家在蘭州的人想象的那麼大眾,那麼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