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中,唐僧奉旨去西天取經,唐太宗為他送行時諄諄告誡:“寧戀家鄉一撚土,莫愛他鄉萬兩金”,體現了大唐民族眷念家裏的特殊情懷,至今依然不變。當孫悟空路過黃風嶺與黃風怪交戰時,他聲稱“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戲謔黃風怪經不起自己金箍棒的狠命打擊。
在《紅樓夢》中,我們讀到《聰明累》曲子中“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的歌詞時,分明感悟到“嘴甜心苦,兩麵三刀;上頭笑著,腳底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鳳,極具聰明才情,可惜沒有發揮到應該之處,聰明反被聰明誤,貽誤了自己的青春年華。賈寶玉在秦可卿房間看到的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昭示了明清時代,人們格外看重世情,那些懂得人情世故者,遠比那些隻會讀書做文章求學問的書齋文人混得更有滋味。
這些典型語言,是時代文化特征的記憶符號,既反映了鮮明的時代語言特點和延續傳承了前人語言的演變痕跡,又展示了人物形象個性化、故事情趣人格化、表現手法世俗化的語言智慧,體現了作者對語言藝術的特別駕馭能力和豐富表現能力。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方言俗語、諺語、歇後語、慣用詞語、俗成語、套語、詩詞名句等,被人們廣泛引用,再賦新意。
小說人物因名言妙語而愈加傳神,故事情節因名言妙語而愈加精彩。我們讚歎作者那精彩紛呈的語言表現力,我們欣賞小說中文學人物那獨具個性的語言形象。人們閱讀和研究明清小說大師留下的這些經典著作,大多是從理解原著的語言文字開始,解讀這些精彩紛呈的美語妙言,我們領略了語言表達的魅力,豐富了語言修辭的素養,擴展了語言詞彙的內涵,解讀了語言環境的情趣。
這套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語典叢書,共選錄解讀了五大名著中1305條五字以上妙語原句。其中:《三國演義語典》231條,《水滸傳語典》232條,《金瓶梅語典》252條,《西遊記語典》231條,《紅樓夢語典》359條。有的直接引用了前人的絕妙詩文,有的借鑒改造了流傳的片言隻語,有的創新了作者的語言風格。不僅集成了中國古典文學經典著作的語言藝術精髓,而且反映了明清小說語言藝術的流傳、演變及其對後世的影響,讀後令人賞心悅目,回味品鑒。
沙先貴
2010年2月8日定稿於高原千島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