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北北,文文武武,爭爭鬥鬥,時時殺殺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幹幹淨淨;戶戶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處處驚驚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慘慘淒淒。
這副疊字聯把國民黨統治時期,各派係之間相互傾軋,殘酷鎮壓人民,貪汙搜刮,弄得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暴露得淋漓盡致,堪稱佳作。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歲;家家戶戶,說說笑笑,歡歡喜喜,同過新年。
這副春聯通俗自然,把和平歲月裏人民喜過春節的歡樂景象表現了出來。
疊字聯用得更多的地方是那些風景名勝之處。杭州中山公園“西湖天景亭”有一聯: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睛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清人劉樹屏題的愚園花神閣聯,疊字更是用得活而毫無雕琢痕跡,膾炙人口。
花花葉葉,翠翠紅紅,惟司香尉著意扶持,不教風風雨雨,清清冷冷;蝶蝶鶼鶼,生生世世,願有情人都成眷屬,長此朝朝暮暮,喜喜歡歡。
漏字隱語擷趣
聯句時,有人巧妙地把自己要說的話最主要的內容漏掉隱去,這種漏字隱語含意深邃,耐人尋思,給人趣味無窮之感。
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古今潭概》書中記載了一聯:
“君子之交淡如——,醉翁之意不在——”的漏字隱語。
原來是一位窮書生向朋友祝壽,無錢買酒,隻好提一瓶水去,並說,“君子之交談如——。”他的朋友理解他漏去字的含意,也以漏字句相回:“醉翁之意不在——。”上句漏掉《莊子》原句中的“水”字,下句也故意漏掉歐陽修散文《醉翁亭記》原句中的“酒”字。兩人都心領神會,明白漏字的含義,對仗工整,詼諧有趣,回味無窮。
清朝有個又貪又竊的大贓官王士卿被革職後,有人寫漏句聯諷刺他:“士為知己——;卿本佳人——。”此聯既是漏字聯,又是嵌字聯。前句出自《戰國策》。
原句是“士為知已者死”。後句出自《北史》,原句是“卿本佳人,奈何作賊”?根據漏掉的字意,突出地表現出皇帝的親信寵臣,原來是個品德敗壞的“死賊”。
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有個逃難在外的教書先生回到家鄉,見自己的房屋被燒毀,村莊變成一片廢墟,傷心而憤慨地寫一幅漏字聯:“千古劫難唯一——;八年掃蕩已三——。”上句出自清朝人鄧漢儀的詩,原句是“千古劫難唯一死”。下聯針對日本侵略者“三光”政策而言。漏掉“死”、“光”二字後,對日本侵略者的罪惡揭露得更深刻。五十年代香港電影明星莫愁自殺,詩人易君佐作的挽聯是:“與爾同消萬古——;問君能有幾多——?”上聯出自李白《將進酒》,下聯出自李煜《虞美人》詞,兩句各都漏掉句末的“愁”字,表現出詩人隱喻“莫愁”已逝世了,同時,見聯漏“愁”反添愁,別有一番真情實意。
家聯拾趣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我國多姿多彩的對聯藝術長廊裏,有許多描寫家庭生活的妙聯,寫得亦莊亦諧,似銘似箴,語含情趣,意蘊哲理,頗值玩味。
晚清有好咬文嚼字者,對其朋友說:“我撰得一聯。
但欠對幅,你如能在五分鍾內對出,當餉以佳肴。”說完誦出幅雲,“此世界,他世界,無量諸世界,並作新世界,大世界,斯為遊戲世界,歡喜世界。”朋友知道他最近有外遇,與妻子齦齬不和,便對出下聯規勸道:
“似夫妻,非夫妻,算甚麼夫妻,勿論長夫妻,短夫妻。
不如患難夫妻,恩愛夫妻。”他聽了麵有愧色,以佳肴款待朋友後,與妻子和好如初。民族英雄林則徐曾手寫一聯曰:“應視國事如家事,能盡人心即佛心。”人莫不想自己的家興旺興盛,能擴充此心,即是天下之大公。
能盡人心,必能於世有補,則與湛然光明的佛心相差無幾,這對家對國都有利。
《朱子全集》裏載有一副十分有趣的對聯:“東牆倒,西牆倒,窺見室家之好;前巷深,後巷深,不聞車馬之音。”這戶人家居陋室、處僻地,住房條件差,但聯中卻透出陶淵明“而無車馬喧”之樂,也頗有幾分劉禹錫《陋室銘》的情趣。
清代文人吳恭亨曾為一戶父續弦同日為子娶婦的人家撰聯曰:“少是夫妻老來伴,新來媳婦乍來婆。”此聯語意平淡,但描摹如生。寥寥數語,把一個關係複雜的新家庭組合,寫得生動有趣。
家有家規,也有家訓。清代詩人王士禎有一副家訓聯:“繼祖宗一脈真傳,克勤克儉;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晚清作家、書法家何子貞集《爭坐位貼》字聯:“人世須才更須節,傳家積德還積書。”這兩副家訓聯告訴人們:一個好的家庭,除了勤以耕作,惠以為人外,還需要讀書求學、更新知識。
酒與對聯
在古今對聯中,有不少是酒聯。舊時,差不多每家酒店的門口都貼有對聯,內容大都是誇其酒好的。諸如“鐵漢三杯軟腳,金剛一盞搖頭”,“隔壁千家醉,開壇十裏香”等等。這些風雅別致的酒聯,有著十分誘人的魔力,猶如一則絕妙的廣告,使路人及酒客未飲先醉。
有的是借名人之語作對,例如:
劉伶借問誰家好,李白還言此處香。
劉伶,“竹林七賢”之一,性情豪放,以嗜酒著稱。
李白是唐朝大詩人,自稱“酒中仙”,素有“鬥酒詩百篇”之美談。還有些對聯描寫酒醉的情景,妙趣橫生,讀了使人忍俊不禁:
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門一拱歪之乎。
曾見書載:名士張靈和唐解元,兩人飲酒整日。唐解元醉得坐不穩椅子,躺在地上,口占一聯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