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蘭州市烈士陵園
蘭州烈士陵園始建於1952年,是為紀念在解放大西北、解放蘭州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
蘭州市烈士陵園是當年蘭州戰役主戰場之一,坐落於沈家嶺北麓,與橫穿市區的黃河遙遙相對,規劃占地麵積287公頃。該陵園由著名設計大師任震英設計,一期工程於1952年動工興建,1959年初建成對外開放;1972年二期工程建成,經過1997年的維修工程,目前基本實現了建園時的規劃。
陵園占地麵積62929畝,建築麵積10800平方米。園內有原紅四方麵軍創始人之一、紅軍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原中共甘肅工委副書記羅雲鵬,為蘭州解放而犧牲的原第一野戰軍三十一團團長王學禮,三十團政委李錫貴烈士紀念碑亭。烈士紀念設施有蘭州戰役紀念館、羅雲鵬等七烈士紀念館,兩萬平方米的墓區內安葬著蘭州戰役中犧牲的808名烈士忠骨。
蘭州烈士陵園紀念塔於1958年建成,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經國務院批準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建築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中宣部公布為全國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蘭州市烈士陵園由紀念景區、園林景區、門前區和後勤服務區四部分組成。其中,紀念景區由全麵再現蘭州戰役激烈、壯觀的戰鬥場麵的中心紀念區,主要存放和平時期革命烈士的骨灰盒展示革命烈士偉績的現代英烈紀念區,烈士墓區,領導幹部骨灰堂和陵園,天橋公墓五部分組成。園林景區規劃麵積718公頃,由盆景園、碑林、水景園組成,它是新增的一個景區,旨在提高陵園的景觀質量和環境容量,提高陵園的遊園率和經濟效益,實現“環境園林化”的目標而規劃的一個遊憩景區。
陵園以開展紀念性活動和遊憩性活動並列布局,充分結合自然地形特點,紀念區采用軸線對稱的規劃式構圖,莊重嚴整,突出紀念塔主題;遊憩區采用自然式構圖,活潑自然,突出山水相依的秀麗景色。
嘉峪關·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在嘉峪關市區西南,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穀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裏長城最西端的關口,以巍峨壯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天下雄關”,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
嘉峪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關建成早9年),曆時160餘年才完成,近代日漸荒廢,經1985年至1990年大力重修才得以恢複原貌。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而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
關城布局嚴謹,建有三重城廊,城內有城,城外有壕,重關重城,形成一個完備的防守體係。內城周長640米,麵積25萬平方米,城牆高10米,垛牆高17米。東西城垣有門,並均有甕城。兩門城樓相對,均為三簷歇山式建築形式。兩門北側有馬道可登城頂。城四周有角樓,南北牆中段有敵樓。外城城樓與東西城垣城樓製式相同,三樓排成一線。其西有羅城,東、南、西三麵用土築圍牆與長城相連。關城共有各式門樓14座,城內有遊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關帝廟、牌樓、戲台等建築,城外還保存有曆代名人和將領撰寫的碑刻10餘座,匾額11塊,西門外一裏處有“天下雄關”石碑。
嘉峪關關城處在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河西走廊的中部,南有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北有高聳的龍首山和馬鬃山,三山南北狹峙,僅剩15公裏的開闊地,是古代大陸東西交通的咽喉,享有“河西第一隘口”美稱,故又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它既發揮過抵禦外來侵略保衛華夏文明的偉大作用,也曾寫下了促進古代中國與西亞和歐洲進行商業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光輝篇章,同時又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見證。關城設計之周密和建築之恢宏,反映了我國古代雄厚的國力和高超的建築水平。
會寧·會寧紅軍會師舊址
1936年9月,為了迎接紅二、四方麵軍北上抗日,由先期到達陝北的紅一方麵軍組成了西方野戰軍,在司令員彭德懷的親自指揮下兵分兩路:由聶榮臻、左權率領的紅一軍團出固原;由徐海東、程子華率領的15軍團出海原。10月初,三個方麵軍的先頭部隊分別進入會寧地區,10月中旬,三大主力紅軍終於在會寧地區實現了大會師。三大主力紅軍會寧會師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轉折點,它標誌著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的勝利結束。
會寧紅軍會師舊址位於甘肅省會寧縣會師鎮,是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麵軍勝利會師而擴建的革命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址的主要建築“會師樓”始建於明代,是三軍會寧會師的物證,也是會寧古城的象征。為了弘揚紅軍精神,會寧人民修繕了會師樓,擴建了革命文物陳列館,並於1986年建造了高達2878米,共11層的紀念塔,正麵雕刻著鄧小平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麵軍會師紀念塔”十八個大字。塔內還懸有甘肅楹聯學會會長安維翰撰寫的對聯:“會一二四方麵紅軍,憶井崗舉旗,遵義籌策,大渡橋橫,金沙水拍,過草地,爬雪山,除腐惡,斬荊棘,長征途中三軍明良遇,將相和,肝膽相照,風雲際會;寧千萬億倒懸黔首,顧祖厲激浪,香林放彩,關川穗碩,青江風徐,去郭城,穿韓砭,越溝岔,翻坡寨,枝楊鎮上全民簞壺迎,袍澤與,詩文傳捷,酒看犒師。”會寧縣大墩梁和慢牛坡還修建有紅軍長征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