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意誌(1)(2 / 3)

摘自(意大利)阿奎那《論真理》ⅩⅩⅣ,1

“世人放棄了德行,你對我說的話是真的,他們隻是蒙了重重的罪惡。但是請你明白指出它的原因,我好再轉告別人。有些人把這原因歸之天上,其它人則把它歸之地上。”

那靈魂先長歎了一聲,然後對我說:“老兄啊!世人原是瞎子,你從那裏來,你知道得很清楚。你們一班活人,都把一切事情歸之天上的星辰,似乎天在席卷其中之一切命運。若是這樣,你們所秉賦之自由意誌將被毀掉,這可不隻是為善而享樂、為惡而哀鳴。上天驅動了你們的衝動;我並不想說,但假定我說了,你已被賦予知善知惡之光。至於說到自由意誌,隻要它在與上天之戰中堅韌不拔,它最終將贏得整個勝利,但它需待修性養心。你們在享有自由時,把自身屈從於強大之力、屈從於完美之性;這便在你們心中創建,而上天對此沒有管轄。

如此,若今日世風衰敗,其原因在你們,尋找原因至你們心中。

摘自(意大利)但丁《神曲,煉獄》ⅩⅥ,58

每一物質形式,即那些有別於物質卻又與物質結合一體的東西,都在自身中包含著一種特別的功能。它是未被知覺到的、藏匿在它的作用中的,除了通過它的效果它不顯現自身,正如植物的生命隻通過綠葉顯現。

因而人不知道對最先認識的對象的理解來自何處,也不知對趣味之首要目的的傾向性來自何處,它們存在於你自身之中,甚至就像蜜蜂要產生蜂糖的本能一樣;並且這種原初認識將不承認任何讚譽或抱怨作為賞賜。為了使其它一切都可以與此相聯接,你生來就具有提供忠告的美德,和理應保護那讚同的界限的美德。正是從這原則引伸出你具有的賞賜的理由,猶如它貯存並篩選善與惡之愛。

那些經推理而達到這基礎的人,感受到這種與生俱來的自由,因而他們給這世界留下了倫理學。所以,假如你心中燃燒的每一種愛都是出自必然,那麼抑製愛的力量也存在於你自身之中。按比特麗絲的理解,自由意誌便是一種高貴美德,並且,以為你是具有自由意誌的,隻要她與你談起它來。

摘自(意大利)但丁《神曲·煉獄》ⅩⅧ,49

上帝在創造的時候,最大的贈品,最偉大的傑作,最為他所珍貴的,就是那自由意誌,隻有智慧的造物享有自由意誌,由此推論,你立即明白誓願的巨大價值,假使那是你所允許的,又是上帝所同意的。

摘自(意大利)但丁《神曲·天堂》Ⅴ,19

人類的至善之境是它獲得最早自由之時。如果我們掌握了自由的原則,這一點便會顯而易見,我們一定要意識到,我們自由的基本原則是選擇的自由。可是很多人都僅僅把它掛在嘴上,隻有少數人置之心中。

摘自(意大利)但丁《論君主製》Ⅰ,12

一旦我們確信,一切上帝都預先知曉並且是上帝預先安排的;上帝的先知先覺不會受到欺誆;萬事萬物都是按照上帝的意願發生的(理性自身也得服從上帝的意願);那麼,理性本身也會得出,在人、或天使、或任何創造物那裏都不會有自由意誌。

摘自(德國)路德《意誌的束縛》

霍坦西奧正像人家說的,兩隻壞蘋果之間,沒有什麼選擇。

摘自(英國)莎士比亞《馴悍記》Ⅰ,i,138

凱歇斯……人們有時可以支配他們自己的命運;要是我們受製於人,親愛的勃魯托斯,那錯處並不在我們的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摘自(英國)莎士比亞《裘力斯·凱撒》Ⅰ,ii,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