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文化創意策劃人才的基本素質與資質(1 / 3)

社會發展的不同時代對活動主體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農業時代的要求首重體力,即具有強壯勞動體能的人。工業時代所要求的,不僅是要具有一般體力,而且還要掌握專門技術。而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則是具有創造力的高智慧的人。著名文化經濟學家理查德?佛羅裏達認為,繼農業經濟時代(A)、工業經濟時代(M)、服務經濟時代(S)之後的“創意時代”(Creative Age)已經伴隨著21世紀的鍾聲到來。佛羅裏達指出,在創意時代,人力資本或創意人才成為主要生產活動要素。因為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真正的財富源於由思想、知識、文化、技能和創造力所構成的創意。文化創意產業是源自個人和集體創意、技巧及才華的行業,是文化、知識和技術高度關聯的產業,所涉及的每一個環節都與人才密不可分。因此,人力資本是文化創意產業最核心的生產和競爭要素,能否擁有相當數量的各類創意人才,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理查弗羅裏達在《創意階層的崛起》一書中指出,創意人才是指那些從事“創造新觀念、新技術和新的創造性內容”工作的人。

一、素質與資質概念的界定

1.素質的定義

關於素質的定義有很多,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有各不相同的界說。辭海的解釋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主要是感覺器官和神經係統方麵的特點,素質隻是人的心理發展的生理條件,不能決定人的心理內容和發展水平。

但素質是人的能力的自然前提應該是毋庸置疑的。人的神經係統以及感覺器官、運動器官的生理結構和功能特點,特別是腦的微觀特點與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有密切關係。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素質是一種新的形成物,它是人的先天稟賦與後天活動的“合金”,是人的生理解剖特點、個性心理特點及社會意識品質所構建起來的一個整體,即人的各種身心特點的係統。比較而言,這種觀點更加符合人的類本質和類特性,所以我們這裏所說的素質指的是個體完成一定工作與任務所需具備的基本身心特點,是行為的基礎與根本因素。

2.資質的定義

資質原本與素質同義。《漢書?梅福傳》:“故京兆尹天章資質忠直,敢麵引廷爭。”《南史?宋始興王?傳》:“?少好文籍,資質端妍。”這裏的資質都是指素質。辭海將資質解釋為人的天資稟賦。而在心理學上,“天資就是指構成人的發展能力前提的天生素質的綜合。在相同的環境和教育條件下,有的人對某種活動的能力發展較為迅速,較易獲得較高成就,而另一些人則不能,這種差異是由人的天資的不同形成的……但是,天資並不能完全決定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不過,現在人們使用“資質”這個概念,主要不是指天資,而是指企業或個人提供某種產品或服務的資格和能力。單就個人來看,主要是指能夠滿足社會需要和期望的知識、經驗、技能、創造力等方麵的對應性能力。比如,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高級人才培訓中心和中青在線聯合舉辦的“創業指導服務人才資質認證培訓項目”,就是通過麵授與網上學習相結合的培訓形式,幫助參訓者掌握創業基礎知識,培養創業精神、創新意識和獨立創業能力;並將創業知識融會貫通,指導沒有創業經驗的人開展創業活動。還規定凡參加培訓並通過相應考試合格者,由中國青年高級人才評定辦公室統一頒發創業資質證書,作為勞動者求職、任職、創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重要參考依據。這裏的資質主要是指資曆、資格、能力等後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