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文化創意策劃人才的培養(1 / 3)

一、創意策劃人才的分類與我國創意策劃人才的現狀

1.創意策劃人才的分類

文化創意策劃人才一般是指通過大腦對產品或服務進行文化層麵的創造性的挖掘、加工或謀劃,從而產生經濟附加值或利益的人才。創意策劃人才主要活躍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由於創意產業是通過“越界”促成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重組與合作,是一種“無邊界”產業,因此,關於創意策劃人才的分類,業界的說法各不相同。現簡要介紹其中有代表性的三種分法。

(1)英國學者佛羅裏達的“二分法”

他在《創意階層的崛起》一書中將現代社會分工劃分為四個職業群體,即農業階層、工業階層、服務階層和創意階層。其中創意階層就是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高級人才,依據其具體工作職能和創意含量又分可以為“具有特別創造力的核心”和“創造性的專門職業人員”兩個組成部分。前者包括科學家、大學教授、詩人小說家、藝術家、演員、設計師、建築師、引導當代社會潮流的編輯、文化人士、谘詢公司研究人員以及其他對社會輿論具有影響力的各行各業人士。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創造新觀念、新技術或新的創造性內容;後者包括高科技、金融、法律及其他各種知識密集型行業的專門職業人員,他們主要從事創意轉化過程中一些諸如人事交涉和溝通、利益分配、營銷運作等複雜問題的解決。佛羅裏達的這個劃分比較簡明,實際上就是將創意人才分為側重於原創的原發性創意人才和側重於謀劃的運作類創意人才兩大類。美國在創意人才問題上就是按照二分法雙管齊下,一方麵,重點培養研發設計創意人才,組成“創意核心群”,以掌握核心技術;另一方麵,構建創意人才聚集高地,聚集創意策劃、管理等方麵人才,形成“創意專業群”,以構建完整的創意人才鏈。這無疑是一種務實且高效的人才培養機製。

(2)國內比較流行的“三分法”

這種分法認為完整的文化創意人才鏈包括創意的生產者、創意生產的製作者和創意產品的經營者三大類。

①文化內容的提供者即原創人員,是產生和提供創意的核心人才,包括藝術創作人員(如作家、編劇、原創策劃師、畫家、攝影家,詞曲作家)和設計策劃人員(如工業設計師、建築設計師、軟件係統開發師、遊戲軟件設計師、谘詢策劃師等)。屬於文化創意人才鏈中的“上遊”,他們是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以“頭腦”服務為特征、以專業或特殊技能(如設計)為手段的精英人才,對產業有通透的了解,能夠結合中國實際並不斷創新,並且擁有對社會文化的較深理解。他們為創意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文化內容。

②創意生產的加工製作者,即對原始的創意進行加工和再創造,致力於把原創型創意以最完美和最恰當的形式展現出來的人員,導演、歌舞影視演員、導播、編輯、樂隊指揮、演奏家、動畫師、工藝美術師、舞台美術師、軟件編程師等大體都屬於此類。這一類中還包括廣告執行文員、園藝師、錄音師、建築師、剪輯師等在內的技術創新型人才,即通過一定的高技術手段來完成創意產品的技術人員。他們需要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和技術能力,同時也需要對原創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了和再創造的能力,有創意靈感,善於把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結合到創意產品之中。

③經營管理人才,即對創意產品的市場需求進行調查和預測,對生產(展演)過程的人財物進行組織協調,對創意產品的策劃、設計、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經營管理的人才。他們不同於一般行業的經營管理人員,要既懂文化又懂市場,針對行業本身掌握一定的營銷知識,知道如何將技術和文化結合變成有價值的商品。既要在創意產品的商品化中通曉創意產業內容又擅長經營管理的專門人才,在精通經營之道的同時,又能深刻認識創意產業的文化屬性和商品屬性,通曉創意產業的運作發展規律,能夠負責起創意產品的經營,如項目經理、經紀人、中介人、製片人、評估師、書商等,這是一類讓創意最終產業化的推動力量。

(3)根據文化創意產業鏈而提出的“四分法”

―個完整的創意產業鏈應包含從內容創新到生產輸入、再生產和交易等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創造性,據此將創意產業人分為四種類型。其中第一類原創型人才和第四類經營管理創新型人才與三分法中的第一類人才和第四類人才相同。第二類加工創造型人才和第三類技術創新型人才,實際上是將三分法中的第二類人才一分為二,是依據再創造的程度與創意的含量所作的區分。比較而言,加工創造型人才要求具備較強的創意能力,技術創新型人才更強調的是對原創的理解和技術展示能力。

(4)比較特殊的“四分法”

此種分類方法根據創意產業的分類和對高端創意人才的特殊需求,將創意策劃人才分為原創類人才、延伸類人才、運作類人才和超級創意策劃人才四種類型。

原創類人才是指在出版業、報業、電影業、廣電業、文藝演出業和動漫業等對創意頻率和創意含量要求很高的創意產業領域工作的人才。

延伸類人才是指在服裝設計業、體育娛樂業、企業形象設計、園林綠化、會展業、裝飾裝潢業、工藝品和飾品禮品、休閑娛樂業、商務服務業等創意含量不一定很高,但與市場變化聯係緊密因而創意頻率較快的產業領域工作的人員。

運作類人才是指在音像業、計算機和軟件業、工業設計業、廣告業、旅遊業、互聯網業、圖書館展覽館業等不僅創意含量高,而且要求具有較強整合能力的產業領域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超級創意策劃人才是指在上述三大創意產業領域中素質極高、能力極強、成就卓著、業績非凡的巔峰型創意人才。這是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鏈上最高端的原創人才,即創意的生產者,屬稀缺資源。佛羅裏達在《創意階層的興起》一書中提出“創意領袖”這一概念,並認為創意領袖是創意經濟發展的核心。超級創意人才就是這樣的創意領袖。

2.我國創意策劃人才的現狀

創意經濟或文化經濟的關鍵是人才,這已經成為一個共識。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創意人才培養方麵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1)在數量上差距懸殊,量的積累不夠自然難以發生質的飛躍

發達國家創意產業所吸納的就業人數往往在總就業人數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比如,美國紐約,創意產業人員占總就業人口的12%;在倫敦是14%;而在東京,這一比例更高達15%。相比之下,我國的創意產業從業人員的比例非常小,在總的就業人數中所占比例不過千分之一。近年來,韓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形成所謂“韓流”,而這主要得益於龐大的文化創意人才群。據2005年的統計,在韓國從事創意設計的人才占全國就業人口的4.89%。每年與創意設計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達到37000人,比我國高出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