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是我國梆子聲腔劇種中極為重要的一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主要流行於河南省,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2006年,豫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河南謳,豫西山區則稱之為“靠山吼”。豫劇具有光輝燦爛的發展曆程,誕生之後,不斷向外拓展,不僅生根開花於河南全省的城鎮鄉村、平原山區,而且流布了全國16個省區,專業劇團數量最多時達到39個,居全國360多個劇種之首。
豫劇的起源
豫劇傳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曆史,已成為河南很有影響的戲曲劇種。豫劇在生成和發展時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聲腔劇種的藝術因素,同時廣泛吸收河南民間流行的音樂、曲藝說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樸直淳厚、豐富細膩、富於鄉土氣息的劇種特色。據說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
藝術特點
豫劇一向以唱見長,在劇情的節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口語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暢、易為聽眾聽清,顯示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豫劇的風格首先是充滿陽剛之氣的唱腔,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麵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鬱,質樸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奏鮮明,矛盾衝突尖銳。
早期豫劇表演的舞台極為簡單,往往隻用蘆席、箔子一擋,台上一桌二椅,即可開演。進入城市後,有較固定的劇場,舞台裝置也有所改進;豫劇劇院也開始采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飾講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風流”。此後又受京劇服飾的影響,已基本與京劇服飾相同。
豫劇的價值
豫劇藝術長期受中原文化特別是黃河流域地方文化的影響,它在演出劇目、舞台表演、人物塑造、表述方式、音樂唱腔等方麵都形成了獨特的河南地方風格,帶有濃鬱的地域文化色彩,成為我國民族戲曲寶庫中的珍貴財富。
豫劇的內容充滿了勞動的美和鬥爭的美,風格剛健清新,形式喜聞樂見,集中體現了人民語言藝術的智慧,因而得到廣大人民的熱愛。
豫劇的發展,雖然仍然有很多劇目是處於萌芽狀態的作品,藝術上還不成熟,但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卻是經過長期流傳、集中了群眾智慧的優秀之作,這些作品中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是我國曲藝中的不朽的遺產。
延伸閱讀
豫劇大師——常香玉
常香玉(1923~2004)原名張妙玲。9歲隨父張福仙學戲,後拜翟彥身、周海水為師並隨義父姓改名為常香玉。10歲登台,總彙於旦角。得王鎮南先生幫助,13歲主演六部《西廂》,名滿開封。她原習豫西調,後在演出中逐漸融豫東、祥符各調於一爐,並廣征博采,吸取各家各派之長,大膽創新,開豫劇唱腔改革之先河。後因病不能再演武戲,乃更加潛心鑽研青衣、花旦之表演藝術。日寇侵華,她首演抗日時裝戲《打土地》,顯示了她作為一位愛國藝人的民族氣節。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她積極支持援朝,並決定為誌願軍捐獻一架飛機。1951年8月7日開始在全國巡回演出,最終購買了一架戰鬥機,即“香玉劇社號”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