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雜技以風格樸實、英武、粗獷、富有地方特色飲譽雜壇,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並為繁榮新中國的雜技藝術,培養輸送了大批雜技人才。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聊城雜技曆史悠久,藝人輩出,逐漸形成了富有齊魯特色的雜技行業體係。聊城雜技主要包括馬戲、魔術、表演三大類別,重視腰腿頂功,突出新、難、奇、美、險等特色,引人入勝,素有齊魯英豪之稱,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雜技的曆史
據《史記》載:雜技源於角抵,又名蚩尤戲。傳說中最早的角抵英雄蚩尤就是一位雜技高手,生前主要活動區域之一就在聊城一帶,死後,其頭顱葬在聊城壽張。春秋戰國時期,聊城雜技得到初步發展,到漢代已經基本成熟。三國時期,雜技馬戲在聊城的東阿一帶已很盛行。著名文學家、詩人曹植就是位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魏太和三年(229年),曹植被封為東阿王後,昔日結交的俳優術士會集東阿參加百戲會。據傳,他墓前的一塊風水地就是他當年的娛樂場。1951年在曹植墓發掘的132件出土文物中,有蒜頭形五花石球1個,據考證即為曹植“跳丸”用的道具。
曹植是一位出色的雜技藝術家,史料記載他“跳丸擊劍,誦俳優小說數千言”,“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在《白馬篇》中“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首接飛猱,俯身散馬蹄”,就是他當時表演馬術的生動寫照。“踢丸擊劍誰家子,魚山雜技自此興”則是漢魏時期對聊城雜技的褒獎。經過魏晉南北朝,雜技藝術已經非常成熟。
藝術特色
中國古代的雜技有嚴密的師承傳統,其中不少是代代相傳,這在聊城尤其明顯。聊城的雜技擁有極大的的適應性,表演形式、場所多樣化。廣場、劇場、街巷、客房均能適應,總體上來說有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重視腰腿頂功的訓練。中國雜技自古重視頂功。漢代畫像磚石和壁畫、陶俑中,有許多拿頂和翻筋鬥的形象。中國雜技藝人,即使是表演古代戲法的演員也要有紮實的功夫基礎,所謂“文戲武活”,即是指此。
第二、險中求穩、動中求靜,顯示了冷靜、巧妙、準確的技巧和千錘百煉的硬功夫。如“走鋼絲”中種種驚險的表演,都要求“穩”;這必須有極冷靜的頭腦、高超的技藝與千百次刻苦訓練相結合才行,這顯示了對勢能和平衡的駕馭力量,表現了人類在戰勝險阻中的超越精神。
第三、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從無到有,預示人類的創造力量。這種藝術特色在舉世驚絕的“古彩戲法”中表現得最為突出。
第四、輕重並舉,通靈入化,軟硬功夫相輔相成。最能表現這一藝術特色的是“蹬技”節目,蹬技多數是女演員表演,演員躺在特製的方台上,以雙足來蹬。蹬得飛旋如輪,隻見影子不見物象。
第五、超人的力量和輕捷靈巧的跟鬥技藝相結合。《疊羅漢》的底座負重量是驚人的。唐代《載竿》有一人頂十八人的記載。現藏日本,作為國寶級文物的唐代漆畫彈弓,弓背上就有一個頂六人的形象。
第六、大量運用生活用具和勞動工具為道具,富於生活氣息。碗、盤、壇、盅、繩、鞭、叉、帽等等,在中國雜技藝人手裏,變幻萬狀,顯示了中國雜技與勞動生活的緊密關係,有些節目就是勞動技能和民間遊戲結合的產物。
第七、古樸的工藝美術和形體技巧的結合。“耍壇子”、“轉碟”等節目把中國的瓷繪藝術與雜技交溶在一起。
延伸閱讀
雜技名家——李祿友
李祿友(1858~1936年) 又名李祿來,藝名“李半仙”。平縣杜郎口鄉南李村人。戲法表演藝術家,魯西雜技最早傳人之一。自幼習武,尤喜戲法。曾隨師進京為慈太後演出,受到賞識。1884年(光緒十年),拜由日本歸來的吳氏魔術師為師,學習外國魔術和傳統戲法,得其真傳。1894年(光緒二十年),吳氏病故,李祿友葬師後返回故裏,一麵務農,一麵收徒授藝,並以親屬和莊鄉為班底,成立李家馬戲班,是山東成立最早的馬戲雜技班。此後,開始了近40年的領班巡回演出生涯,有“戲法把式李半仙,名震九省半個天”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