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小引(1 / 1)

劉若愚1949年獲得英國國會獎學金,前往英國布裏斯多大學留學,在布裏斯多大學約瑟夫教授指導下撰寫研究英國伊麗莎白時代劇作家克裏斯多夫·馬洛的碩士論文。導師勉勵劉若愚博覽群書,於是他一頭紮進牛津包氏圖書館(Bodleian Liberary)中,廣泛涉獵15、16世紀有關文學、哲學乃至政治、心理、生理等方麵的書籍。這些書籍,大半都是久已絕版的傳世孤本或珍本。劉若愚浸淫其中,漸有所悟,對伊麗莎白時代前後的思想與文學背景有了自己獨到而深刻的理解。後來經約瑟夫安排,劉若愚得以去牛津大學沃德姆學院,尋求名教授莫裏斯·鮑勒的指點。劉若愚後來發表過三篇論文:《伊麗莎白戲劇之思想與文學背景》、《伊麗莎白時代與元代某些戲劇程式的簡要比較》(1955年在倫敦首次發表的英文論文)、《風月錦囊:一個西班牙王室圖書館保存的元代和明代劇本》。這些成果可以說是劉若愚在比較文學研究曆程中的初次亮相或小試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