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對西班牙王室藏本《風月錦囊》的考證(1 / 1)

《風月錦囊》是一部明朝人收集編寫的戲劇和散曲集,明汝水徐文昭編輯,有嘉靖癸醜(三十二年,1553)江右詹氏進賢堂重刻本。因為汝水是江西的一條河,江右過去曾是江西的一個同義詞,我們可以概括地說徐文昭和詹子和都是江西人,後者擁有詹氏進賢堂,不僅如此,江西汝水邊上有一個地方叫進賢。由此可以推測,詹家來自進賢,並在此之後把他們的印刷房取名進賢堂,但是這個部門似乎同樣以“仁智齋”這一名稱聞名(因為在《風月錦囊》中有一章的標題下給出的印刷商的名字是這樣,同時其他的標題下給出的是前者“進賢堂”)。這個版本是唯一知道現存的,由於巧妙的機緣,保存在西班牙皇家圖書館,它也曾在早年天主教耶穌會出現過,但隻有西班牙最終擁有。這一部書在1553年印刷,雖然這不是最早的印刷時間,最初印刷一定在永樂年間或更早之前,因為書名在《文淵閣書目》中被提到。《文淵閣書目》是一個由楊士奇及其同仁在16世紀正統年間(1436—1449)所編的書目,統計了永樂十九年(1421)從南京皇家圖書館運到北京的書籍。《寶文堂書目》[晁溧在嘉靖年間(1522—1566)收集整理的書目]也提到了《風月集》。

《風月錦囊》在中國失傳很長時間,雖然其中有些戲曲收集在元明最知名的戲曲集或是以其他版本保存著,但劇集中其他戲曲沒有得到任何注意,例如晚明和清初的戲劇集:呂天成的《曲品》、祁彪佳的《遠山堂曲品》和《遠山堂劇品》、高亦的《傳奇品》(17世紀中期),甚至這部集子的名字在這些書中都沒有提到。考慮這部劇集縱使有不詳盡徹底的地方,但資料采集也相當全麵,而《風月》中許多劇在明末已經失傳了,因此將之視為一個整體。

近代學者對這本書的了解不多,王國維在他的《曲錄》中從《錄竹堂書目》[成化年間(1465—1488)葉盛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目,將之列入從元明流傳下來已不可知的二十一部書中]收錄這本書的名字。這部書是皮洛特(Pelliot)最先發現它保存在西班牙,他在1929年的文章中簡短地提到了它。但當時的中國學者幾乎沒有注意它,所以當趙景深、錢南揚、陸侃如、馮沅君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收集有關明朝以前南戲的資料和片段時,他們沒有注意到這部劇集中隱藏的豐富寶藏。直到更近些年,中國學者開始關注這部書,方豪在他的《流落於西葡的中國文獻》中對它的內容有一個簡短的描述,但方豪的時間緊迫,他的描述有一些重複和不準確的地方,甚至這本書本身的目錄在方豪的描述中也很不準確。直到前些年羅錦堂先生就本書寫了一些文章,他的文章主要特色是比較一些其他版本的劇本,但不將它們和這部集子看作一個整體。再有從他的特色和標準來看,他所獲取的一係列影印件不完全,而且常常有疏忽。劉若愚考查的結果,認為有充足的空間作更詳細和全麵的研究。

劉若愚撰寫長篇論文對《風月錦囊》作了詳細的考證,從中可見出劉若愚具有相當深厚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功底。